政协开幕式唱响国歌就是唱响凝聚力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式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今年政协开幕式的一大亮点就是将以往的奏国歌改为所有政协委员唱国歌。3月2日下午,提出这一提案的李素华委员在驻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3月3日人民网)
政协委员李素华连续四次提案,建议全国政协会议奏国歌,改为政协委员唱国歌。这一次全国政协会议上,她的案终于得到采纳。面对李素华对于自己提案的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我们在深表敬意同时,更对全国政协会议将奏国歌改为唱国歌,而感到高兴。
奏国歌与唱国歌,一字之差,然而意义却非同寻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唱响国歌就是唱响凝聚力。
唱国歌,与听奏国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是心的投入,是激情的投入。人们在这种投入中,心灵会被国歌的雄壮旋律所震撼,激情会在国歌的雄壮旋律中尽情地释放,思想会在国歌的雄壮旋律中升华。从一定意义上,唱国歌的过程,就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也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将奏国歌改为唱国歌,特别是在庄严的大会和重要的集会活动上,国歌所代表的民族精神、人民意志、国家尊严,将会通过歌喉,通过心声,激发人们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将会爆发出强有力的凝聚力量。这种凝聚力量,会转化为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作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具有不朽的力量和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不但激发了为建设新中国而浴血奋战的先辈们的斗志。既使在今天,在我们的祖国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辉煌成就的今天,仍然可以从中悟出,国歌在告诫我们胜不骄、败不馁的深刻内涵。仍然可以从中悟出,在成绩面前要有危机感、紧迫感,要看到我们的差距,要看到落后就要挨打,要看到惟有国富民强我们的祖国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在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严峻考验的形势下,唱响国歌,凝聚力量,“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更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review/txt/2009-03/03/content_17366957.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