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为何找“替身”参会?
杨金溪
四川奉节县10个部门的25名“一把手”,因找“替身”参加10月17日县委、县政府召开的全县重大项目暨乡镇“10+1”工程建设大会,被责令在奉节县电视台新闻中,将公开作检讨,每人30秒,检讨内容是“无组织纪律观念”。
(1月20日重庆晚报)
“一把手”找“替身”参加会议,在一些地方早已是一个普遍现象,也可以说是“无组织纪律观念”的表现,应该通过批评整顿会风,但这仅仅是整顿会风的一个方面。笔者认为,
不能只整顿参会者的会风,还有必要整顿一下会议组织者的会风。
会议组织者的会风不正,也是造成领导干部找“替身”参会的重要根源。
一是会议过多、过滥,动不动都要求“一把手”参加。为什么一定要“一把手”参加会议,当然是为了强调会议的重要。然而,什么会议都重要,什么会议都要“一把手”参加,再重要的会议也不重要了。因为一些地方的“一把手”,一个月下来,会议最多时,参会时间居然占用了半个多月。“一把手”成了“会长”,哪有时间和心思去落实重要会议的重要精神。
二是许多会议变成了“陪会”、“绑会”。一些会议与参会者毫无关系,但会议重要,必须“一把手”参加,不少“一把手”是上面一声令下“绑”来参加会议的,是“陪”应该参加会议的人来开会的。说的不客气一点,奉节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重大项目暨乡镇“10+1”工程建设大会,让党史办、县志办的“一把手”参加会议,是什么意思,是编党史的需要还是编县志的需要?文不对题嘛!
三是不少地方不讲效率的马拉松会议几近成风。凡会议必领导讲话,凡讲话必又臭又长,凡主席台上的领导必都要再强调几点、再重复几点,结果几十分钟的会议精神,一拉一拽,变成了几个小时,甚至变成了半天、一天。有些“一把手”面对这样的会议,有的已经患上了会议恐惧症。
由此看来,从某种意义上,“一把手”找“替身”参会,是对会议组织者会风不正的无声抗议。因此各地在整顿会风时,既要整顿参会者身上存在的会风不正问题,也要整顿会议组织者身上的会风不正的种种表现
郑州晚报http://www.zynews.com/2008-10/21/content_523604.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