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预央企高管薪酬要有硬杠杠
杨金溪
“管理层年薪动辄数十万、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以上,而大多数员工月工资一两千元,差距悬殊。”普宏德会计事务所有关负责人称,对央企财务统计年报中的天价薪酬,已经见怪不怪。消息人士透露,为加强央企收入分配管理,国资委启动了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改革事宜。(7月7日《市场报》)
干预央企薪酬制度,迫在眉睫的是干预央企高管普遍薪酬畸高的问题。而干预央企高管薪酬畸高,一定要出实招,不能出台软性措施,不能仅提一些原则上的要求,必须出台具有极强约束力和可操作性的硬杠杠。
首先央企高管薪酬不能上不封顶。央企高管年薪数十万、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以上,是一种极为不正常的现象,且已形成相互攀比、年年增幅的乱象局面。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乱象局面,就是对央企高管年薪没有封顶要求。只要央企高管年薪不封顶,就不可能遏制央企高管薪酬跳跃式攀升的局面。央企高管薪酬封顶数额应控制在什么限度,要参照国情,符合国情。
其次,央企高管薪酬不能走自定的路子。现在许多上市公司的高管年薪完全是自定。更为反常的是,有些央企在利润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的情况下,高管们仍然不顾国家利益,毫不脸红的甚至是理所应当的给自己定出天价年薪。说的不客气一点,这是在变相的吞噬国家资本。正如有网友所说,这是借鸡(国资)下蛋(自己发财)。因此,在干预央企高管薪酬时,要收回央企高管自定薪酬权,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公开透明的央企高管薪酬标准,特别是薪酬标准要坚持与企业效益挂钩,亏损央企的高管只能拿底薪,而决不能旱涝保收。
第三、央企高管薪酬不能与员工收入差距过大。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一方面一些央企高管薪酬数十万、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以上,一方面不少央企员工的工资才一两千元,这种悬殊的差距,既是企业内部的分配不公,也在冲击着社会公平。 分配的不公,不但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也会使企业失去凝聚力,失去发展的动力。与此同时,尤应引起重视的是,分配不公问题解决的不好,还会引发极端事件,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央企高管薪酬与员工收入差距,到底应该控制在多少倍,不仅要有一个较为科学的总体标准,更应因企制宜、分类指导、细化标准。
如果央企高管是职业经理人,那则另当别论。当央企高管并不是职业经理人,而是委任制,甚至有些央企高管是从官员走向央企高管的位置,就必须在制约央企高管薪酬畸高上出台硬扛扛。
烟台日报http://www.shm.com.cn/jcld/html/2008-07/09/content_5721523.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