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金溪
杨金溪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217
  • 关注人气:3,3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救灾款物审计两大亮点应常态化

(2008-06-19 18:31:45)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救灾款物审计两大亮点应常态化  

                         杨金溪  
 
    为了确保457.32亿元的救灾款物不被挪用、贪污、挤占,截止目前,审计部门已组织近万名工作人
员对18个中央级单位、240多个省级单位、370多个地市级单位、2500多个县级单位进行审计,审计覆盖了重点地区和主要环节。这也是我国审计部门第一次对突发事件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审计。(6月18日 《中国青年报》)
    毋庸置疑,这是一次效果较为显著的审计方式,不但审计方式有所创新,而且过程公开透明,应当成为日后审计工作的范本。
    综观这次对救灾款物的审计,有两大“亮点”值得关注。一是本次审计一改以前“事后审计”的模式,采取的是事中审计、全过程跟踪审计。这种审计方式不但能提高审计的时效性,而且还能提高救灾款物的使用效率。
    但在以往的审计过程中,我们的审计工作大多属于事后审计。审计发现问题,虽然相关责任人受到了惩处,但国家在经济上受到的损失却难以弥补。如近些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资源生态的破坏,因管理不善、决策失误等造成的重大损失或浪费,就是这样。因此,如果我们的审计工作,能够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各项重大任务贯彻落实情况,分门别类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发现苗头,及时叫停,及时纠正,这或许才是审计工作的意义所在。
    二是这次救灾款物审计一改审计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通过公向社会布地震救灾款物审计举报电话和网址、征集线索等方式,促进了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目前每天可以收到举报邮件40条左右,举报电话约70个。从某种意义上,这是审计工作的一项重大改进,也可以称为“全民审计”。专业审计力量是有限的,一旦发动人民群众协助审计,就可以弥补审计力量的不足。
    更为重要的是,有了成千上万双监督的眼睛,也就大大增强了社会监督力量,更能确保审计工作透明、高效。因此,我们日常的审计工作,尤其是在与人民群众利益关系紧密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特别是对农业、环保、社保、医疗、教育等关系民生的财政资金的监督上,也应像救灾款物审计那样,公布举报电话、网址,向社会征集线索,相信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8-06/19/content_8394040.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