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清扫街道,清理卫生死角,这些环卫工人做的事情,如今成了政府机关干部们要做的事情。昨日下午,成都市成华大道上出现了一批特别的志愿者:成华区区长戴浚率领500多名机关干部,挥舞着扫帚、铁铲等工具,顶着烈日清扫街道,当了一盘“环卫工人”。附近的居民一直对此事议论纷纷,不少市民也对此事持怀疑态度。(新闻参见今日本报A22版)
市民的议论和怀疑是有道理的。首先,500多名机关干部扫大街,是该区正式启动的为期100天的“文明同行•共建共享”百日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的组成部分。人们有理由质疑,百日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后,机关干部不再扫大街了,街头清洁卫生的状况还会保持下去吗?其次,500名机关干部用半天时间扫大街,政府工作难道不受影响?是政府工作正常运转重要还是扫大街重要?如果政府工作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不能不说政府存在着人浮于事之嫌。
政府对于城市的环境治理,不能停留在打突击战、搞大轰大嗡上,更不能将环境治理功夫用在节日来了搞“节日环境”、上级检查来了搞“检查环境”之类的表面文章上。而是要在环境治理上坚持依法行政,通过法律法规的约束,使得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废气、 烟尘等排放达标,进而不断改善城市环境。与此同时,政府要加大环保投入,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成都市成华区500多名机关干部扫大街,这种政府行政错位式的环境治理方式,只能使街头卫生暂时得到改观。街头的灰尘源不堵住,街头乱扔垃圾行为方式没有相应措施去制约,环卫管理的相关工作不到位,机关干部扫大街不但得不到市民认可,反而会使市民感到政府工作没有做到“点子”上。因为市民看到的环境治理战役太多了,因为市民知道战役结束之时就意味着环境治理结束之日的到来。
郑州晚报
http://zzwb.zynews.com/html/2008-05/07/content_591874.htm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