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用塑料袋 功夫在“有偿”外
杨金溪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今后各地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自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并且将提高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1月9日中国网)
禁用塑料袋有利环保,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对此公众举双手赞成。但是,如果为了禁用塑料袋而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让人感觉好像是只要塑料袋收钱,加大了购物成本,公众舍不得花这个钱,自然就不用塑料袋了。实际情况恐怕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公众购物用塑料袋,图得就是一个方便。无论何时,无论自己是否带包,只要逛超市、逛菜场,想买东西无须为自己没有带包而发愁,塑料袋一装,提着就走。而商家免费提供塑料袋,与顾客购物所获利润相比,价格便宜的塑料袋其商业成本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塑料袋广泛流行的原因。
有偿使用塑料袋,是否能遏制公众使用塑料袋的冲动呢?很难。塑料袋实际价格倘若几元钱、几十元钱一个,收费使用肯定会对公众购物使用塑料袋的做法起到遏制作用。而塑料袋的实际阶格就是几分钱、几角钱,公众为了购物方便,一般来说是不会在意塑料袋子收费的。顶多发几句牢骚,该用塑料袋的照用不误。结果可能是有偿使用塑料袋并没有起到有效限制塑料袋的产销。不可否认,因为有偿使用塑料袋,也会促使一些人在购物时想到要带个包,但多少年来使用塑料袋的习惯是难以改变的,何况家中的垃圾处理还等着塑料袋。
笔者认为,有偿使用塑料袋,可以作为禁止使用塑料袋的一个过渡阶段。当前最为重要的是抓紧为禁用塑料袋提出有效的跟进措施。
一是推广使用环保袋。媒体报道,厦门家乐福卖场劝说人们“向塑料购物袋说再见”,消费者只需花四点九元人民币,即可获得一个可重复使用的绿色环保购物袋。厦门的作法值得推广。政府在这个问题上要有所作为,不妨对制作绿色环保购物袋的厂家予以必要的投入,以成本价销售给公众,让公众养成使用绿色环保购物袋的习惯。
二是科研单位要抓紧研发无污染的新型包装袋。公众既使有了可重复使用的绿色环保购物袋,但购买众多商品还需要分类包装,谁敢将食品和灭蚊剂同时放到袋子里?分类包装没有环保袋,人们还是要用塑料袋。涉及公众生活的事,政府一旦做出一项统一的规定,就得想的细一些,周全一些。
三是大力提倡使用菜篮子。塑料袋何止在超市,还大量出现在菜市场。现在许多人买菜已经早就与菜篮子再见了,各类菜蔬装在了大大小小的塑料袋里。因此,大力倡导使用菜篮子意义重大。
四是加大环保公益宣传的投入。能否让自觉不用塑料袋的环保意识在公众中扎根、开花、结果,扎实做好宣传舆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城市的繁华地段各种商业广告林立,而很少看到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城市的管理者不能只看眼前的商业广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应给环保公益宣传一席之地。同时对各类媒体也应做出规定,要求媒体为环保等公益宣传提供一定比例的宣传资源。
燕赵晚报http://yzwb.sjzdaily.com.cn/html/2008-01/10/content_69457.htm
半岛晨报http://newsls.lnd.com.cn/bgw/lnnews/200801/65398520080110.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