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亿斤白菜滞销”政府应有作为
杨金溪
河南夏邑县两万多亩大白菜到了销售旺季,可村民们未尝到收获的喜悦,目前至少还有上亿斤大白菜被“冷落”地头。夏邑的大白菜往年一直比较畅销,今年突然遭遇“寒流”。记者日前调查发现,大白菜“冷落”地头的主要原因系油价不断上涨,菜商为降低成本纷纷改为就近收购。(12月30日河南商报)
油价上涨,运费提高,郑州几大蔬菜批发市场的大白菜批发价在0.17元到0.20元之间,而从夏邑拉到郑州的大白菜成本价就已超过0.20元,收购商于是舍远求近收购白菜。夏邑亿斤白菜滞销,菜农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蚱。面临这种情况,政府应有所作为。
据介绍,当地政府正在积极帮助当地农民联系销售市场。这种联系恐怕很难有好的结果,因为只要收购商无利可图,甚至亏损,就很难达成买卖协议。惟一的手段是,当地政府利用现有的支持农业的政策对菜农给予扶持,或从地方财中挤出部分资金,补贴亏损差额,并让收购商有利可图,才能解决亿斤白菜可能因滞销腐烂的燃眉之急。
倘若每斤白菜补贴2分钱可以达成买卖协议,当地政府可能要投入200万元,但亿斤白菜找到了市场,农民有了活路。反之,亿斤白菜倘若烂到了地里,每斤白菜成本价1角钱计算,实际损失就是1000万元,农民损失惨重。然而现实情况往往是,让政府出200万元会有种种困难,而损失1000万元,谁都无责。面对这种突发情况,我们的政策在执行中应变得灵活起来。
油价贵了会出现伤农问题,也许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并没有出台很好的应对措施。现在看来,因油价贵了,一些地方不仅仅出现了白菜滞销问题,而且萝卜、菠菜等大田菜也出现了滞销问题。蔬菜的大面积的滞销,必然会挫伤菜农来年种植的积极性。来年种菜的少了,菜的价格必然会有新的上扬。对此,应该未雨绸缪,国家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对策,比如,对运送农副产品的运输车辆实行特别的优惠甚至补贴等。涉及到农业全局的问题,仅靠地方政府的努力恐怕还是不够的。
法制晚报http://fzwb.ynet.com/article.jsp?oid=26668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