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了信仰挑战世俗的“拾荒者”

(2007-11-25 17:38:22)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分类: 时评
                 为了信仰挑战世俗的“拾荒者”

 

                        杨金溪

                              

                               

老板每周末换名牌运动服捡垃圾(图)
昨日,三峡广场,冯先生在垃圾箱翻找垃圾 记者 张路桥 摄

   

    穿戴着名牌鞋帽,却甘愿做起“拾荒者”。重庆沙坪坝区一个月入上万的工作室小老板为了环保,每周末都换下西服到沙坪坝三峡广场附近捡垃圾,以此呼吁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能加入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来。(11月25日重庆商报)

    说起“拾荒者”,谁都会知道这是一些生活在城市边缘地带的人。在人们印象里,这些人要么灰头土脸,要么披头散发,总之是些穷困潦倒的人。他们手拿一个钩子,在城市的四周游走,在一个又一个的垃圾箱里,捡出可以卖钱的瓶瓶罐罐等物品,以维持生存。一个月入上万的工作室小老板为了环保,穿戴着名牌鞋帽,到处捡垃圾,的确让人想不通。

    难怪有人对这位小老板提出质疑,骂他精神不正常有之,说他心理有怪癖、不捡不爽者有之,认为这样做太丢人有之,更有甚者指责他是在和“拾荒者”抢饭碗。还有人无理要求这位小老板,为了环保,何必拾荒,不能上街打扫卫生吗?其实各种议论,似乎都没逃脱世俗的目光,即一个月收入过万元小老板,不该做“拾荒者”。

    然而,笔者认为,这位小老板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为了自己的信仰,敢于挑战世俗。这位小老板不缺吃不缺穿,当然也不缺因拾荒而赚来的几个钱。但是,他有一种想法,为了环保从自己做起。看到广场附近人们随手乱扔的垃圾以及垃圾箱中有些物品,可以积攒起来买钱,他就甘愿做起“拾荒者”。有了这种想法并付之以行动,其可贵之处就在于挑战世俗。一般人,即使有这种想法,一旦想起周围人们的议论,恐怕也就不敢将自己想法付之行动了。

    由此笔者联想,在生活中,不少人往往让世俗的目光束缚了自己的行动,比如面对就业困难,明明想暂时寻求不太理想的工作以维持生计,然而在世俗面前总是难以“屈尊”,躲在家中“啃老”。比如在婚事操办上,明明自己想节俭办婚事,在世俗面前却不能免俗,宁愿债台高筑也要大操大办。诸如此类的事例太多了,世俗挡住了我们的眼睛,束缚了我们的行动和追求,多少人为的条条框框扼杀了我们那些本来应是天经地义的美好的希望。从这个意义上,小老板是一位为了信仰挑战世俗的“拾荒者”,值得我们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