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装箱垃圾,谁之过?
2007年09月28日
00:00:00
杨金溪 作者文集
?/P>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7-09/28/xin_252090427170009366689.jpg
避暑山庄湖区水面垃圾随处可见(图片来源:燕赵都市报)
随着2007年中秋晚会曲终人散,热闹了多天的承德避暑山庄已归于平静。昨日一大早,记者再次来到避暑山庄内,只见观众席上散落着各种垃圾,烟雨楼内一片狼藉,保洁员说:“光观众席上就清理出了一集装箱垃圾。”(9月27日《燕赵都市报》)
承德避暑山庄的中秋晚会,是一场纪念传统节日、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大型文艺活动。让人想不到的是,曲终人散留下的是有失美德的遍地垃圾。烟盒、月饼渣、水果皮、报纸等,一片狼藉。保洁员从早晨5时上岗,清理出的垃圾是平时的10多倍。我们要问,国人随手乱扔垃圾的毛病难道就成了无法治愈的顽疾?
通常情况下,人们读完这条新闻,一定是气愤地指责参加中秋晚会的那些人一番。不过笔者认为,将乱扔垃圾的罪过全部推到参加晚会的公众身上,恐怕不是十分公平。说句实在话,平时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举办大型文艺活动,在活动场所的周围设置的垃圾箱实在是太少了,有时根本就见不到垃圾箱。一些图方便的观众找不到垃圾箱,干脆就扔到了地下。垃圾箱数量少当然不能成为乱扔垃圾的理由,但是没有垃圾箱或者说垃圾箱设置的不合理、不科学,不能不说是公园及许多公共场所管理者们工作不到家。如果避暑山庄的中秋晚会现场合理地设置了垃圾箱,并辅之以必要的宣传,也许就不会出现晚会过后垃圾遍地的状况。
不得不说的是,尽管存在垃圾箱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但如果参加活动的公众有良好的习惯,能够自觉维护公共卫生,还是可以改变公共场所脏乱现象的。办法很简单,只要随身带个小袋子,将垃圾装进去,然后扔到垃圾箱里就可以了。其实在公共场所,不少人都已经有了这种好习惯,这个习惯也已经在公众中产生相互促动的效应,这是进步,只是这种进步还显得慢了些。
“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各大旅游城市和风景名胜区都将面临环保问题。在公共卫生管理上,管理者要与公众形成良好互动。一方面,管理者在垃圾箱的设置布局上要更加合理,该增加的要增加,该维修的要维修,该更换的要更换,并要做好保护环境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广大出游者要做文明游客,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只有讲文明成为常态,我们的环境才会好起来。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7-09/28/content_6801434.htm
一集装箱垃圾,谁之过?
2007年09月28日
00:00:00
杨金溪 作者文集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7-09/28/xin_252090427170009366689.jpg
避暑山庄湖区水面垃圾随处可见(图片来源:燕赵都市报)
随着2007年中秋晚会曲终人散,热闹了多天的承德避暑山庄已归于平静。昨日一大早,记者再次来到避暑山庄内,只见观众席上散落着各种垃圾,烟雨楼内一片狼藉,保洁员说:“光观众席上就清理出了一集装箱垃圾。”(9月27日《燕赵都市报》)
承德避暑山庄的中秋晚会,是一场纪念传统节日、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大型文艺活动。让人想不到的是,曲终人散留下的是有失美德的遍地垃圾。烟盒、月饼渣、水果皮、报纸等,一片狼藉。保洁员从早晨5时上岗,清理出的垃圾是平时的10多倍。我们要问,国人随手乱扔垃圾的毛病难道就成了无法治愈的顽疾?
通常情况下,人们读完这条新闻,一定是气愤地指责参加中秋晚会的那些人一番。不过笔者认为,将乱扔垃圾的罪过全部推到参加晚会的公众身上,恐怕不是十分公平。说句实在话,平时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举办大型文艺活动,在活动场所的周围设置的垃圾箱实在是太少了,有时根本就见不到垃圾箱。一些图方便的观众找不到垃圾箱,干脆就扔到了地下。垃圾箱数量少当然不能成为乱扔垃圾的理由,但是没有垃圾箱或者说垃圾箱设置的不合理、不科学,不能不说是公园及许多公共场所管理者们工作不到家。如果避暑山庄的中秋晚会现场合理地设置了垃圾箱,并辅之以必要的宣传,也许就不会出现晚会过后垃圾遍地的状况。
不得不说的是,尽管存在垃圾箱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但如果参加活动的公众有良好的习惯,能够自觉维护公共卫生,还是可以改变公共场所脏乱现象的。办法很简单,只要随身带个小袋子,将垃圾装进去,然后扔到垃圾箱里就可以了。其实在公共场所,不少人都已经有了这种好习惯,这个习惯也已经在公众中产生相互促动的效应,这是进步,只是这种进步还显得慢了些。
“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各大旅游城市和风景名胜区都将面临环保问题。在公共卫生管理上,管理者要与公众形成良好互动。一方面,管理者在垃圾箱的设置布局上要更加合理,该增加的要增加,该维修的要维修,该更换的要更换,并要做好保护环境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广大出游者要做文明游客,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只有讲文明成为常态,我们的环境才会好起来。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7-09/28/content_6801434.htm
浙江在线http://zjc.zjol.com.cn/05zjc/system/2007/09/28/0088385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