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评 |
分类: 时评 |
2007年9月24日 08:15 |
来源:东方网
|
|
昨天,作家王蒙携新书《王蒙自传》第二部《大块文章》在王府井书店与读者见面交流并签售。见面会上,对于自传第二部《大块文章》前不久被读者挑出硬伤的事实,王蒙在向读者致歉的同时,还做了自我检讨。(9月23日《京华时报》) 作家王蒙新书《王蒙自传》第二部《大块文章》,此前已由花城出版社出版。但该书出版五个月后,有细心的读者竟然从文本中发现不少时间、人名、地名与事实不符,如混淆了上海作家陈村和演员陈冲,把艺术家红线女原名邝健廉,写成“邝建联”等硬伤。 王蒙是当代文学的大家,大家出错能够认错吗,大家认错岂不丢了自己的脸面!我们想错了,王蒙认错了。王蒙不但没丢失脸面,反而让我们对他更加尊敬了,正如许多网友跟贴所说,这才是真正的大家。 人们之所以称道王蒙认错,是因为他认错完全自于内心,并十分尖锐的公开了出错的原因。对于艺术家红线女原名邝健廉,写成“邝建联”的硬伤,王蒙说:“可能是记忆力衰退了,有的人名和时间记错了,想过核实一下,但又心存侥幸,觉得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红线女’的真实姓名。现在读者挑错,我很感激,也很惭愧。”想过核实一下,又心存侥幸,这就是出错的原因。承认心存侥幸,等于承认了自己做学问的上的偷懒、不严谨,说得严重一点有些像是在忽悠读者。正是因为王蒙这种敢于十分尖锐的公开了出错的原因,并自我检讨,向读者致歉,却反而赢得了读者的尊重。 王蒙认错得到了公众的称道,更重要是还表现他知错就改的精神。王蒙说,“在写作第三部自传时,我就非常注意了,但凡人名地名拿不准的地方,必先查资料,以避免出现类似错误。”这就是说,在写作第三部自传时,碰上拿不准的地方,他不会再心存任何侥幸,不会再偷懒省事,而是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拿不准的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大家风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了就改,虽然不能说就是圣贤,却可以说在向圣贤走进。反之,错了不改,虽然不能说就是小人,却可以说是在向小人走进。 从某种意义上说,知错认错,知错就改,是一种可贵的事实求是的精神,也是一种战胜自我的大无畏的精神。一个人的成长史,一旦成为知错认错、知错就改的成长史,就一定能够达到别人所不能具有的高度,就一定会铸就人生辉煌。同样,放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要具备了知错认错、知错就改的精神,就可以创造一个国家的辉煌、一个民族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