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评 |
分类: 时评 |
关注指数★★★★★★
编辑短评:一位小公务员被下级“伺候”,进而走向官僚主义,这固然与公务员自身的“抗腐蚀能力”不强有关,但我以为一些官场阿谀奉迎、唯上是从的恶劣风气才是根源。在某些官员看来,官阶不可小觑,“来头”更为重要。于是,即便一个小公务员,只要来头大,也能搅得地方官场不得安宁。这种怪像,确实该改改了!
第二名:女乘客不慎“走光”,板子该打谁?
关注指数★★★★★★
杨金溪:如此说来,拿公共汽车上摄像头说事,实在是该打住了。摄像头无罪,观看现场直播的人无罪,认为“直播”自己“走光”并产生质疑的女士,还是多查查自己的原因为宜。你做好了不想“走光”的准备,摄像头还有本事钻到你胸膛里?当然公共汽车上也应该设有“本处有摄像头,请乘客们注意”的标志,这叫告示,叫勿谓言之不预。 更多>>>
编辑短评:夏季炎热,女乘客频频走光,相信很多人都“遭遇”过这种尴尬。判别走光的影响,首先来甄别一下走光的性质――走光真的是“不慎”吗?环顾街头巷尾,对那些露胸、露臀、露脐的女郎来说,“走光”已然成为了一种时尚追求。如此语境之下,将板子打在男士身上就显得太不厚道了!
第三名:也说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纷纷落马”
关注指数★★★★
卢荻秋:状元不是“神童”,“高考状元”未必是“职场状元”,做出突出成就的未必是学业上的前三名。这个现象是科学史上的共识,我国的高考状元也未必能够走出这个定律的阴影。这是可以肯定的。但是,状元又并不一定等于“高分低能”、“书呆子”。因此,对“状元热”应该泼冷水,而对“状元”则要客观认识,既不要“捧杀”,也不要“棒杀”,要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更多>>>
编辑短评:“高考状元”是一个光环,但这个光环不是永久发光的,甚至有暗淡的时候。这就好比人生,总是在一个个阶段中追求、获得、失去;再追求、获得、失去。高考状元代表了一个阶段的成功,却无法对个人未来作前瞻性的预言,高考成功者要有这个心态。
人民网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036/6098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