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跪求”治污背后的环保之痛

(2007-07-05 18:56:35)
标签:

时评

分类: 时评
 
http://zjdaily.zjol.com.cn/qjwb/tplimg/logo.gif

        

  “跪求”治污背后的环保之痛

 

                          ■杨金溪

    

    国家环保总局检查组到安徽鲍家沟检查,当地村民纷纷表示已对当地政府的治污工作失去信心,并向检查组下跪,请求督促地方政府切实解决问题。

  ——据7月4日央视报道

  下跪恳求环保总局官员,是无奈、绝望之中寻求最后的生路。他们为何无奈、绝望?是因为他们对当地政府的治污工作失去信心。是因为他们为了污染问题已经上告了10年,“市里来查过、省里来查过,可就是不断地查不断地排污”。

  公众看到,现在的环保治理已经陷入了边查处边污染,越查处越污染,野火烧不尽的怪圈,为什么?企业有三不怕:有地方政府保护,不怕环保局检查;违法成本不能伤筋动骨,不怕行政处罚;百姓投诉无门,不怕百姓受到损害。地方政府有“三不查”:老百姓不上访不查、媒体不揭露不查、高层领导不批示不查。

  如此下去,环境保护成了一句空话,跪求环保总局官员的村民最终将失去生路。

  今年入夏以来,接连发生的太湖、滇池、巢湖的蓝藻暴发事件,是大自然在惩罚我们对水资源的污染破坏。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就在中央以高态势治理环境污染的同时,不少大污染企业门口依然挂着“重点保护”的红牌子,依然固守着“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思路。近日,环保总局对32家“顶风作案”排污企业“挂牌督办”,对部分地区“流域限批”,充分说明环保治理难度之大、障碍之多!

  昨天,又传来江苏沭阳饮用水源因受污染而造成城区20万人断水的消息。那么明天呢,后天呢,我们真的只要GDP而再也不考虑生存的后路了?

  更令人揪心的是: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谈到“流域限批”时,颇显无奈地说,这已是我们能动用的最大限度的行政手段。那么,如果“流域限批”又被各地敷衍推诿——比如先临时整改一下,过过场再旧态复萌,怎么办?

  我们需要在环保执法上授予更严厉的环境执法权,让执法者能够摆脱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特别是对污染企业要具有强制关停处罚权这个“紧箍咒”;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政府官员的考核制度,要把环保政绩作为重要指标纳入考核之中,并作为提拔升迁的重要标准;我们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环保问责制度,并出台对号入座的环保问责处罚条例;我们更需要公众在环境保护上具有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而不是把这种权力蜕变为村民无奈、村民绝望,甚至是村民跪求。唯有公众在环境保护上表达渠道畅通了,才会使环保执法的眼睛更加明亮。

 

 

钱江晚报(头条)http://zjdaily.zjol.com.cn/qjwb/html/2007-07/05/content_1636055.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