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毕婚族”多些美好祝愿

(2007-05-21 07:40:43)
标签:

时评

分类: 时评
 http://dsnb.e23.cn/images/nbtou.gif

         评论:对“毕婚族”多些美好祝愿

                                2007-5-21

 

                          杨金溪

   

     近年来不少大学生选择了一毕业就结婚,形成了新兴的“毕婚族”。“毕婚族”究竟为何急于结婚?是对爱情的坚持,对婚姻的草率,还是家庭宠溺的结果?(5月20《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不少大学生选择一毕业就结婚,人们称这些人为“毕婚族”。

  女大当嫁,男大当婚,无可非议。大多大学毕业生年龄都已不小了,只要两人感情发展到当婚阶段,毕业后选择结婚,也没啥奇怪的。如果说结婚需要条件,两个人的感情,即互爱,就是婚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

  现实中人们对于“毕婚族”更多的关注了双方感情以外的条件,也就是所谓“毕婚族”出现的众多原因。比如,大学生男女双方经济条件都很好,双方父母早已为孩子的家庭建设考虑好了,生怕男女双方有变,所以要求孩子抓紧结婚。由此出现的“毕婚族”被指为溺爱的结果。中国人赚钱为了孩子,有着几千年的传统,已经成为一种生存文化,这种生存文化不是在短期内就可以改变的。我们倒是希望身处经济条件优越家庭中的子女,婚后要珍惜父母给予创造的好条件,用孝敬用爱去反哺自己的父母。要利用双方父母创造的好的物质平台,发奋图强,事业有成,这也正是父母所期望的。

  也有人认为,“毕婚族”中一些女生把结婚当“出路”,缓解即将面临的就业压力。“嫁得好”成了她们毕业后的主要目标。面临大学生就业难,一些女生找大款、傍老外,把结婚当“出路”,对于这种无奈的“次优”选择,只要他们的婚姻合法,只要双方认为是幸福的,我们也应表现的宽容一点。我们倒是希望这些女生,婚后不要丢掉自己的学业,不要成为全职太太,要有自己的职业和事业。在现代文明中,女性政治和人格上的独立,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的。女性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还有人认为,“毕婚族”草率成婚,没有做好婚姻的准备。“毕婚族”婚后因生活能力问题,往往会直接影响整个家庭的和睦,成为家庭纠纷的导火索。婚后生活能力,一方面是婚前要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另一方面只有在婚姻中学习生活能力。其实,人的潜能是巨大的。许多父母担心孩子婚后无法生活,然而后来这些父母发现,孩子生儿育女、管理家庭,样样都学会了。其实,只要父母多了一份担心,往往孩子就少了一份独立的能力。我们倒是希望“毕婚族”,一旦走入婚姻,就应向往日的单身生活方式主动告别,选择了婚姻同时也选择了向婚姻负责,当然包括付出必须具备的婚后生活能力。惟有此,婚姻才经营的更幸福。

  至于“毕婚族”中一些人,把毕业后结婚作为一种坚守大学时代美好爱情的方式,更没有什么样未尝不可,这也不失为固守“爱”的一种好方式。我们倒是希望,不但要通过婚姻这种形式固守双方的“爱”,更为重要的是,在内容上要从各个方面使双方的“爱”不断得到滋养,惟有此,才能真正实现爱的坚守。

  “毕婚族”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只要对社会无大碍,对当事者无大碍,就不必过多指责,也不必过多担忧。说不定,将来会出现大学生毕业后,不过三、五年就不结婚,出现什么“毕不婚族”,这也不是不可能的。对“毕婚族”,还是多些美好祝愿吧!

 

都市女报http://dsnb.e23.cn/contentid.jsp?id=20075210003&ondate=2007-05-21

华夏时报http://www.chinatimes.cc/shendu/BQHT/2007-05-21/20070521003455.html

红网http://hlj.rednet.cn/c/2007/05/21/1206849.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