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每天让1小时给员工炒股”泼点冷水
杨金溪
如今火爆的股市像“磁场”一样,吸引很多员工投身其中,为解决“上班炒股”频频发生的问题,上海部分公司不再一味使用私下提示、屏蔽软件等传统方式,推出了新的应对政策。部分公司每天让1小时给员工炒股,解决炒股与工作的冲突。(5月17日东方早报)
http://news.sohu.com/20070517/n250063296.shtml
上海某培训咨询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陈先生昨日直言,在当前大牛市的环境下,如果不给员工一个释放的空间,“真无法保证大家的精力都集中在工作上。”
员工在上班时间炒股“不可避免”,而管理层一味强调“不可以”更可能引起员工的逆反心理,“给大家一个共同讨论的空间,相当于找到一个有效释放情绪的出口。半小时的集体炒股之后,员工们的工作效率相比春节前更高。”陈先生的一席话不能说没道理,从这个意义上看,好像也是一种特殊情况下采取特殊对策的所谓“人性化”管理。
笔者认为,上海部分公司每天让1小时给员工炒股,只适应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相对有较大弹性的公司和部门,不宜在全社会提倡。许多部门绝不能允许上班时间拿出一小时让员工炒股。比如生产流程连续性很强的企业以及银行、医院、公交、商场等服务行业。连续化作业的工厂流水线是绝不能让员工停机炒股的,同样,医生不能让病人等你炒完股后再看病,银行不能让客户等你炒完股后再办理业务,公交不能让乘客等你炒完股后再发车。
既使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相对有较大弹性的部门,也不能允许上班时间集中一小时炒股。比如一些政府机关,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尽管相对有较大弹性,也不能拥有可以上班一小时炒股的所谓“人性化”待遇,因为这种所谓的“人性化”会涣散机关工作作风,败坏政府在人民群中的形象。
上海部分公司每天让1小时给员工炒股,是不是员工们炒完股后就真的集精力忙于工作了呢,是不是就解决了炒股与工作的冲突了呢,恐怕还是要打一个问号。解决炒股与工作的冲突,一靠教育,二靠自觉,三靠纪律。敬业,任何时候都应是做人的本份。当前在全民炒股近乎疯狂的情况下,许多单位还是要多向员工宣传一下“炒股有风险、投资要慎重”的道理为好。
还应注意的是,每天让1小时给员工炒股,似乎有对近似疯狂的全民炒股有推波助澜之嫌,从这个角度看,也是不宜提倡的。给“每天让1小时给员工炒股”泼点冷水,很有必要。
大连晚报5月18见报
中国企业报http://news.cec-ceda.org.cn/news/?id=37341
红网http://hlj.rednet.cn/c/2007/05/18/12047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