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时评 |
|
取消黄金周是因噎废食 |
||||
|
|
||||
|
||||
|
|
||||
|
四川新闻网特约评论员:杨金溪 日前国家旅游局副局长表示,黄金周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消费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黄金周不论怎样调整,已有的10天法定假日不会减少,只有可能增加或者调整给传统节日。(5月9日北京晨报) 笔者赞称这一观点,并有所补充。 已有的10天法定假日不能减少,是不可动摇的原则,这是劳动者必须享受的休息权。至于在法定假日上,增加或调整给传统节日的思路也是可行的。需要指出的是,传统节日的休假不宜从10天法定假日中调整给传统节日,毕竟中国人的休假还是显得太少(平时加班加点不能正常休息,以及带薪休假在许多地方得不到实行等)。因此,不妨适当增加传统节日的法定休假,甚至不妨在适当增加传统节日法定假日的同时,再组织一、二个传统节日黄金周。人们选择黄金周出行的几率多了,也是克服目前黄金周出现一些弊端的重要途径。 “五一”黄金周,人多、拥挤、车票、机票难买、著名景点人满为患等弊端,眼下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以至有人称黄金周变成了“难受周”。对于黄金周出现的一些弊端,不应因噎废食,武断的做出取消黄金周的结论。正确的态度是,应该理智的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弊端?怎样去克服些弊端? 笔者认为,黄金周出现的弊端,是一种暂时的表面现象。记得刚刚推出黄金周时,外出旅游者并不像现在这样火爆。所谓的弊端也不像现在这样突出。这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休闲意识、度假意识在不断觉醒,是社会文明的进步。只要外出旅游越来越广泛、越普遍,人们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就会更加多样化,这种多样化会使人多、拥挤、车票、机票难买、著名景点人满为患等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还应该看到,对于黄金周出现的一些弊端,通过改善度假环境,加大交通流量,加强旅游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也可以得到逐步克服。比如,多年来,国家在交通事业上的大量投入,已经使出行人到达旅游目的地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出行难的状况也会得到改善。可以这样说,没有多年来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黄金周客流量是不可能达到出行人次过亿水平的。交通发展带动客流量,客流量刺激交通的进一步发展,规律使然。因此黄金周中出现的一些弊端是前进中的弊端,是可以逐步克服的弊端。 克服黄金周弊端的途径还有很多,比如严格执行带薪休假制度等,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黄金周客流量。同时,我们还应大力提倡休闲度假的多元化、多样性,外出旅游度假不是也不应该成为黄金周的惟一模式。实事上,在黄金周期间,还有许多人并没有选择外出旅游度假的方式,有的选择了文化休闲,比如到博物馆、图书馆一饱眼福。有的选择了运动休闲,比如登山等各类健身活动。有的选择了近郊游休闲,比如就近参加各类农家乐的活动等。 黄金周可以调整,甚至可以通过增加传统节日法定假期而增加新的黄金周,但不能因噎废食,取消黄金周。 声明:任何网站如需转载本频道文章,敬请注明出处。传统媒体如登载本频道文章,请与本频道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付稿费与作者。如未经许可擅自使用稿件,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太阳鸟时评http://comment.newssc.org/system/2007/05/09/010338487.s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