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评 |
分类: 时评 |
不道德,“道德警察”等着你 |
||||
|
||||
|
||||
四川新闻网特约评论员:杨金溪 推开车门,车门和车身之间就成了流动厕所,旁若无人地站在郑州的窗口小便,这样的场景在郑州火车站频频上演。前天晚上,由12名执法人员组成的“道德警察”小分队来到火车站地区,专抓不文明行为,当天晚上就有两人为自己的恶习“埋单”。(3月30日郑州晚报) “如厕一次收费5角,这一次就被罚款40元,够半年如厕用了。”被“道德警察”抓了个正着的一名的哥后悔地算着经济账。而当天晚上第一个被抓住的是一名姓余的三轮车夫,50多岁的他在火车站广场北侧一线杆处小便时,被执法人员发现。他低着头说:“内急,一时找不到厕所。”最后,他同样被罚款40元。“道德警察”在郑州火车站上路,当天晚上就有两个不讲文明道德而随地小便的人为自己恶习“埋单”。 讲文明、讲道德,需要教育宣传,需要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但是,教育绝不是万能的,人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一方面需要通过教育和宣传,逐步去形成。一方面需要通过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去约束。两者缺一不可。 在生活中,随地吐痰、大小便,乱扔杂物,口出脏话等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之所以在许多地方和许多人身上得不到纠正,并不是我们宣传教育少了,也不是这些人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不文明、不道德的,而是我们缺少一套严格的制度约束和惩处措施。因此,加大对不文明、不道德行为的惩处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不道德,“道德警察”等着你,抓到你的“现行”,你就应为你的恶习“埋单”。郑州市通过加大惩处力度治理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可以说抓到了点子上。对于一些不讲文明的人,你不让他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付出代价,他就不会讲文明、讲道德。从这个意义上,“道德警察”之举有必要推而广之。 当然,在通过“道德警察”加大对不文明、不道德行为管理力度的同时,也应对城市的共公卫生设施加大投入力度。比如公厕在布局上要设计的更加合理,使内急者能够方便地找到厕所,同时城市公厕还应尽可能的实施免费制度。 声明:任何网站如需转载本频道文章,敬请注明出处。传统媒体如登载本频道文章,请与本频道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付稿费与作者。如未经许可擅自使用稿件,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太阳鸟时评http://comment.newssc.org/system/2007/04/01/010302883.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