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上午,一年輕女子獨坐在成都市三聖街某酒店6樓的窗台上,試圖跳樓輕生。經警方和消防官兵近5小時的勸說,最終該女子放棄了跳樓。從該女子坐上窗台,直到被警方帶離,樓下圍觀者的起哄聲不斷。
這位年輕女子因與男友發生情感糾葛,欲跳樓輕生。在場的市民規勸,趕來的警察規勸,然而令人百思不解的是,居然有人在圍觀起哄。有的衝樓上大吼:「跳塞,跳嘛!」,有人拿出手機來拍照攝像,有人打電話要朋友「快點過來看熱鬧」,一年輕男子甚至坐在窗邊彈起了吉他,邊唱邊看。他們為何為妙齡女輕生起哄伴奏?
首先,為妙齡女輕生起哄伴奏者,是情感冷漠的惡劣表演,理所當然的要受到道德的譴責。當一個人生命出現危機時,人們的正常心態是,千方百計予以施救。這些圍觀者不但不積極設法予以施救,而且火上加油,欲以輕生者跳樓結束生命為快。這種對生命的漠視,是一種可怕的道德迷失。一個不熱愛他人生命的人,很難說他會愛別人、愛社會、愛生活,甚至他也不會很好的愛自己。因為對他人生命漠視的人,其本質是自身情感冷漠的另一種形式的釋放。倘若情感冷漠的人在我們這個社會多起來,建設和諧社會將無從談起。
話又說回來,這幾年跳樓事件已是屢見不鮮。因而,社會上說起有些人跳樓,常有人稱之為「跳樓秀」。有些人遇到生活危機、情感危機、工作危機,不是尋找正確的救助渠道,而是以跳樓這種極端的方式發洩不滿,以求得到問題的解決。由於跳樓者大多選擇的是公共場所,跳樓者的行為,往往造成交通堵塞、公共秩序混亂,特別是給善良的圍觀者帶來許多情感焦慮。說句實在話,選擇跳樓輕生行為,已經給許多市民帶來不滿,因為你在傷害自己的同時,也在傷害著他人的感情。也許,為妙齡女輕生起哄伴奏者也摻雜著這種對跳樓行為不滿情緒。既使是對跳樓輕生行為不滿,也不應該起哄伴奏,因為這不利於跳樓事態轉危為安,有可能激化事態發展。若由此而產生跳樓輕生的後果,起哄伴奏者同樣要受到道德譴責和良心譴責的。
跳樓輕生不是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正確渠道,我們希望新的一年跳樓輕生的新聞少一點,最好不再發生。社會不要輕易給他們帶上「跳樓秀」的帽子,應少給他們一些指責,多給一些寬容、厚愛,特別是多給他們一些活下去的智慧與勇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