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06-12-01
09:39 作者:杨金溪 新闻来源:正义网
|
|
“都市涂鸦透视”特别报道刊出,引起市民对公共场所乱涂乱画的关注。有读者来电反映,如果街头涂鸦还有一点艺术表达的意味,那么另一些公共场所乱涂乱画则明显让人痛恨。(11月30日信时报)
据报道,许多公厕的各坑道的挡板上均有乱涂乱画现象,有的写有骂人的脏话、色情打油诗,有的画上裸女、裸男!在一些公园景点的露天长椅上,也经常有人用涂改液或者小刀,刻上“我失恋了”、“最近比较烦”之类的话,让人大皱眉头。不少公交车座椅、车身也经常被人涂上电话号码、留言等。甚至不少文物也有类似遭遇。“都市涂鸦”造成对公众视觉的污染,对城市文明形象的破坏,是违背社会公德的自私行为。这种自私行为产生的主要根源来自于哪里呢?笔者以为,来自于个人感受高于他人感受、高于公众感受,来自于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一句话,自我意识恶性膨胀。
“都市涂鸦”,若是小孩子还可以原谅,这属于童心欲望,但也要教育。若是上了年纪的人,那是病态,上了年纪的人中恐怕极少有热衷于“都市涂鸦”人。热衷于“都市涂鸦”,恕我直言,大多是一些不大不小的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之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他们从小就是家中的“小皇帝”,是在六个人(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爱中长大的。他们是在别人时刻都在关注自己的感受之中长大的,他们没有机会也没有必要去关注他人的感受。“我失恋了”、“我很烦”,我就要用小刀把自己的感受刻到公园的椅子上,渲泻一番。至于这是在破坏公物,这种行为要受到公众指责,与己无关。
七十年代的独生子女已经长大成人,一年又一年的独生子女在不断的长大,并开始一批又一批走向社会。“小皇帝”地位及其家长过分溺爱式的教育方法,其负面效应已经在一些年轻人身上显现出来。特别是一些年轻人身上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在个别人身上更是演变为极端自私,甚至造成了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这样事例在我们身边俯拾即是。面对“都市涂鸦”,我们应该反思怎样改进和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培养出一批批自觉以公众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以遵守社会公德为光荣的合格公民。
|
责任编辑:
李晓杭 发表评论
|
|
正义网http://www.jcrb.com/zywfiles/ca567072.htm
大江时评http://www.jxnews.com.cn/jxcomment/system/2006/12/02/002385837.shtml
沈阳今报http://www.syd.com.cn/syjb/2006-12/01/content_23932106.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