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药多名”助长药价虚高

(2006-11-28 21:14:10)
分类: 时评
               “一药多名”助长药价虚高

 

www.sjzdaily.com.cn   2006年11月23日 09:49:07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杨金溪    

    药品降价令下发后,长沙某报记者近日走访长沙韶山南路一些药房,发现有的廉价药换了药名和包装,价格“不降反升”,涨幅最大的涨了十几倍。

    药品的通用名称是国家药典采用的法定名称,不论哪个厂家生产,同种

 

药品的通用名都是一致的;而商品名是由药品生产厂商自己确定,在一个通用名下,可有多个商品名称。正是这种“一药多名”,让一些厂商钻了涨价的空子。据报道,长沙某药房货架上的糖尿病患者常用药盐酸二甲双胍,同一种药几种包装,价格也是天壤之别:盐酸二甲双胍片只有1.4元每瓶,而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为19.8元每瓶。这两种药剂量相差不大,最大的区别在于“一瓶是普通药片,一瓶是缓释片,缓释片更利于患者吸收”,但价格相差了十几倍。笔者纳闷:所谓的缓释片到底增加了多少制药成本,凭什么比普通药片的价格高出十几倍?

    “一药多名”现象,直接助长了药价虚高。只要“一药多名”的漏洞不堵住,最终的结局是:今天你在市场上看到的药,明天不见了,当它用另一种名字出现时,价格不知比原来又上涨了多少倍。今天有关部门宣布的降价药,没过多少日子,市场上就不见了,待患者再次见到这种药时,名称摇身一变,又以高价药的面目出现了。到头来,苦的是老百姓,药品商家则躲在一边数着票子偷着乐。

    这样说,并不是说对同一药品反复换药名就没有了办法。比如,凡同一药品当其商品名称更换后,价格部门要严把定价关,绝不允许借机涨价;在遇到药品降价政策发布时,凡同一药品要求更换商品名称的,有关部门应坚决不予审批。只要把好药品价格关,把好“新药”审批关,药品换药名涨价也就无路可走了。

石家庄日报http://www.sjzdaily.com.cn/sjzrb/2006-11/23/content_986333.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