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内蒙古几乎每一所高等院校都有一些大学生“打工皇帝”—————有的家境贫寒为生活所迫,有的家境不错但在学校消费很高,他们都把“打工赚钱”作为大学四年生活的重要目标,无论是在假期还是在学期内都在四处寻找赚钱机会。他们打工收获不菲的同时或多或少荒废了学业,这一现象引起了内蒙古一些高校师生的热议
。(据9月11日《工人日报》)
大学生利用暑假和业余时间打工赚钱,既减轻了家庭负担,又提高了在校期间的生活质量,值得提倡。
迈入大学之门的学生,已经成为成年人。作为一个成年人,在大学生涯开始的时候,就逐步锻炼自己不再完全依靠父母的能力,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会促使自身能力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同时在求职过程中,也会使自己提前步入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特别是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挫折,会使自己提前经历活生生的挫折教育,这就为大学毕业后的求职做好了精神准备,也提高了克服困难的能力。
相比于那些出身于富裕家庭的大学生,尽管他们在学校可以相互比阔,享受着常人没有的高消费生活,甚至于周末可以乘飞机回家度假,但这种物质上的富有和享受,并不能代表精神上也是富有的。大学生“打工皇帝”可能生活得很艰辛,但是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将会成为他们终身受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至于大学生“打工皇帝”或多或少荒废了学业,对此我们应持有辩证的态度。既然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打工,对学习就肯定会有影响。只要这种影响不是“伤筋动骨”,就不必大惊小怪。当然打工的大学生,也应尽量处理好打工与学业的关系,不要因为打工而完全荒废了学业。如果因为打工完全荒废了学业,那么,大学生“打工皇帝”这句话的前面三个字———“大学生”,也该去掉了,剩下的就只有“打工皇帝”这个称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