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传媒融入网络传媒探析
(刊载<中国报业>2006年第4期)
杨 杰
狼来了!2005年,报纸传媒界许多同仁传来这样的惊呼。此狼非彼狼,是新兴科技催生出的网络媒体。狼来了的担忧,绝不是空穴来风——
2005年,我国互联网进入发展高峰。国内搜索引擎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股价一夜暴涨三倍多。
2005年,数十亿美元的资本流向我国互联网。来自全国媒介告行业年度交易会的数据表明,2005年,我国在线广告排名前两名的新浪与搜狐瓜分了55%的市场份额。目前我国上网用户总数已突破1亿,庞大的用户使互联网影响力激增。曾几何时,
网络媒体起步时的惨淡经营我们还记忆犹新。记得几年前一位知名作家在网络上浏览了一圈后,曾鄙视说,权当放了一个屁。谁又料到这屁竟然放得如此嘹亮!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5年,曾经持续10年保持高增长率的我国报业,首度出现增长率大幅降低,有的报业甚至出现负增长。特别是在广告经营上表现犹为出,在网络房地产广告量同比增幅达26.9%的同时,众多报纸房地产广告却出现大幅滑坡,网络媒体给报业媒体带来的危机不仅在我国,而是全球性的。全球报业最为发达的北美地区,2005年,报业市场出现了近10年来发行量最大幅度的下滑。华盛顿特区的一家研究中心发表报告称,年轻人已远离传统的媒体,他们很少从报纸获取资讯,而是从丰富多彩的网站上获取他们想要的新闻。
狼,的确来了。狼来了并不可怕,积极的态度是与狼在一个平台上共舞,
抑或站在狼的肩膀上与狼共舞,与狼共同享受竞争的快乐与进步,实现共赢。笔者认为,报纸媒体的未来在于适时融入网络媒体。融入的途径在哪里呢?
一、建设报纸网站。网络传媒门户网站上的新闻信息,大多是报纸传媒的新闻链接。
他们凭借网络的特殊优势,
将大量的报纸新闻迅速筛选优化,分门别类的制成适合各色人等口味的花样繁多的新闻快餐,
网上受众大有“到了泰山不看岳、到了网络不看报”之势。报纸是具有地域、行业和读者群体特点的,具有这些特点的网上受众希望借助网络的快捷便利、经济实惠,看到一张他所喜爱的原汁原味的网上报纸。报纸传媒捕捉到了这一发展机遇,
各大报业集团纷纷自建网站,将自己的报纸以PDF形式式推上网络平台。应该看到目前报纸网站广告收入在报纸广告分额中还只占有很小的比例,这是发展过程使然。给我们以重要启示的是,2004年,美国报业的网上广告收入达到15亿美元,
同比增长了26.7%,远远高于报纸广告的增长速度。究其原因,目前国内报纸网站的访问量还远远低于许多门户网站,而报纸网站访问量偏低的重要症结是缺少受众互动。
报纸网站如何增强与受众互动,理应成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选项。同时还应看到,目前报纸网站的报纸大多是HTML(网页)的形式而不是PDF(再现报纸原貌)形式,无法满足受众对再现报纸原貌的阅读需求。
二、推出手机报纸。
手机作为移动电话出现时,还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而已。当手机具有互联网、多媒体的支持功能后,手机对其自身和人们生活掀起了一场天翻地覆的革命。人们随时随地都可通过手机接收在线影视、在线音乐、在线新闻、在线图书和一切在线信息。
人们手持手机找到了“小小寰球”的感觉,偌大的地球变成了“地球村”。手机报纸也由此应运而生。从而2004年《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开始,
一些报纸开始推出手机报,特别是在浙江,《浙江日报》、《杭州日报》、《宁波日报》、《温州日报》等纷纷推出手机报。据介绍,《中国妇女报》手机报创办一年多,其订户已和正报相当。
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到2005年10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接近3.9亿,
仅手机短信发送条数已经接近2500亿条。无疑,手机报前途无量。也应看到,手机报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制约因素。一是全年的订价在60元~150元之间,大大超过受众预期心理价位。二是只有彩信或者彩e手机用户才能阅读手机报纸,
潜在客户低端手机持有者被排除在外。三是报纸形式、文章长度不符合手机快速、简洁的传播方式,必须对内容进行精心整合才能符合受众阅读需求。四是手机视频技术还需进一步提升,诸如冲浪速度、转换功能、感观样式等都需不断开发改造。
三、增强传播互动。传播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报纸传媒较之后起之秀网络传媒的劣势就在于互动泛力。报纸传媒融入网络后,无论是自建网站、创办手机报纸,还是创办新的网络传媒,都应自觉的借用网络各种互动平台的技术支持(诸如BBS论坛、电子邮件以及
QQ、MSN、聊天室等各类在线聊天系统),把互动功能发挥到极致。报纸传媒作为原创新闻走进网络平台后,将会以其真实性、权威性得到网上受众的更高认同,并使原创新闻的影响力产生增殖效应。一是深化新闻消费。新闻消费的过程是受众接受信息的过程。报纸传媒在网络的互动平台上,受众不再是单一个体消费,而是可以通过互动平台与天南地北的千万网民实现共同的新闻消费,并可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英雄所见略同”的思想碰撞中,增强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二是实现新闻“淘金”。报纸新闻见诸于网络后,受众自然欢迎那些含金量高的新闻,追逐含金量高的新闻是受众实现新闻“淘金”的过程。受众对于含金量高的新闻,可以通过在各类论坛上发贴转载等形式,使其受众覆盖面扩大、宣传效应提升。
四、调整办报思路。报纸传媒融入网络后,报纸传媒实现形式已不再是单一的以纸质为载体。当我们打造每天出炉的报纸时,必须调整办报思路,全方位的兼顾纸质载体与网络平台的需求。一是改革报纸版式。许多报纸热衷于将报纸改为“瘦报”、小报,其初衷是以内容短小适应受众快节奏生活,以开版缩小方便受众阅读,
这恰恰符合报纸网站、手机报纸等网络传媒的需求。可以预测,随着报纸传媒向网络的全面融入,以上述版式调整为内容的改革将会进一步深化。二是架起合作桥梁。传统的报纸传媒和网络形式出现的报纸传媒,两者在采编流程上需要合作。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多元媒体在采编流程中更需要合作。目前,地方上的多元媒体大多还没有建立科学的合作机制,新闻资源无序开发的现象普遍存在,架起多元媒体的合作桥梁已势在必行。三是培养全能型记者。融入网络后的报社记者,不仅在新闻写作业务上须追求高素质,还应具备适应网络要求的多种技术能力,
比如摄影,既要熟练掌握数码相机操作,又要懂得各种照片制作软件的使用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