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号哭族”,心理危机的预警

(2006-09-07 10:21:00)
分类: 时评
                     “号哭族”,心理危机的预警
               
                                    杨金溪

    周末一个人呆在家里,拉上窗帘,放一张催人泪下的CD,找一本令人伤感的文艺作品,借着悲惨的故事情节号啕大哭。最近,在北京的部分白领中,一个被称为“周末号哭族”的群体正在兴起,而这种看似自虐的方式正是他们舒缓压力的途径。(8月15日北京晨报)
 
http://news.xinhuanet.com/employment/2006-08/15/content_4961887.htm
   “号哭族”,心理危机的预警。现代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给上班族特别是白领族带来了精神压力的不断加剧。这些压力最终形成自身难以自拔的心理危机,这些心理危机表现形式上源于工作,实质上来自人际关系、家庭关系、情感困扰和经济问题等。他们对这些精神压力采取了“号哭”的自救方式,以图暂时的精神解脱。号哭固然有利于身心健康,但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对于由精神压力带来的心理危机,需要科学的心理干预对其进行积极的救助。发生在白领中的“号哭族”,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特殊群体亟须得到心理干预的救助。比如困难群体中的自杀问题、大学生自杀问题、重大灾害及重大事故后受到严重伤害群体的心理危机问题等,都无不说明心理干预应在社会救助中摆上重要的位置。
    对于心理危机,目前社会存在两个值得注意问题。一是对于心理上出现的危机,讳莫如深,讳疾忌医。许多人错误的将一些心理问题,看作人们传统认识上的所谓“神经病”。其实,这完全是两回事。以至于使一些人因此而延误了治疗,有的人因为解不开一时的疙瘩,甚至最终选择了放弃生命,这是不该发生的社会悲剧。二是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心理干预网络和机制,医院设置心理干预的门诊还不多。令人欣慰的是,心理干预的重要作用已经逐步被人们认识和接受,特别是这次在浙江省发生了“桑美”台风灾害后,该省立即组织了由专家组成心理干预小组赴灾区开展工作,并取得了积极效果。
    据悉,中国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总的自杀率为23/10万,而国际平均自杀率仅为10/10万,中国自杀率是国际平均数的2.3倍。这个数字表明,心理危机在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当前,加快建立健全心理干预网络和机制,加强心理危机的救助工作,对于关爱生命,关爱公民的心理健康,建设和谐社会都是十分重要的。

发稿链接:

华夏时报:http://www.chinatimes.cc/news/list.asp?id=61828


评论 (0) 固定链接  发表于 19:5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