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表示,过去曾通过暂停或减少IPO的方法以图稳定市场,缓解下行压力,取得时点性的效应,但从长远来看效果并不好。
某个时点新股发行增加,虽然从短期来看,会影响二级市场的供求关系,但同时也改善了市场的市盈率,动态的看,资本市场的根本动力在于分享实体经济发展的成果,在于为实体经济服务,一个脱离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资本市场是不长久的。要想长久,就必须有新的公司进来,新的公司进来就会自动增加市场流动性,带来增量资金,因为投资价值在增加,全社会的信心就增强了。
上述2段文字是2月2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就协调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稳定发展等情况举行发布会上的讲话节选。
中国自从1990年有A股以来,到今天快27年了。在这27年的时间里,因为种种原因曾经停发9次新股。停发9次都没有解决问题,就说明停发这一招解决不了中国A股的问题。9次都是无用功,都是治标不治本,说明这方法行不通。
停发这一招试了9次都已经证明是无用功,那么,反其道而行之,不单不停发新股,还要保持发行足够多的新股,这样,不单可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还可以提供足够多,足够便宜的新股,供股民选择。
按照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我们都知道:物以稀为贵!因为我们A股拥有8000万股民,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所以,没有足够多的新股,只能是让大家疯抢,造成了新股板块整体估值偏高,影响了后期的走势。
如果管理层根据这一次刘主席的讲话精神,一直坚持大力发新股,再在合适的时候改进新股首日的涨跌幅制度,那么10年后回头一看:坚持了10年大力发行新股,既支持了实体经济,又为股民提供了大量的投资(投机)机会,到时候大家一定会明白刘主席2月26日的讲话精神是一个伟大的进步!再说白一点:坚持不断地大发新股将是27年来股市最伟大的进步!
十年后我们再回头看看今天新9059A的判断是否正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