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丰富的上市资源吸引了众多境外交易所的关注,在第十一届科博会上,世界主要交易所纷纷介绍其核心竞争力,旨在吸引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分析人士认为,作为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举措,推出创业板宜早不宜迟,而且应当在准入和退出等方面做完整的制度设计,保障创业板市场的平稳推出和稳健运行。
面对外国交易所的强大攻势,深圳中小企业板的“蛋糕”有被瓜分之虞。深交所人士对此感到担忧,盈利能力强、增长速度快的优秀企业到海外上市,将使中国潜在上市公司资源不断流失,使资本市场的规模增长缓慢、吸引力下降,不利于建设强大的本土资本市场。
作为世界各国致力于扶持创业企业和支持创新的产物,创业板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已达到40多家。这些创业板市场培育和孵化了一大批高科技公司,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与资本的结合。
目前,推出创业板的条件已日渐走向成熟。分析人士认为,国内证券交易所面对外国证券交易所的围攻,应尽快推出创业板,建立适合创新型企业发展的融资制度,并加快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使各类创新型企业都能找到与企业特征及发展阶段相对应的融资场所。这样才不至于在中小企业上市资源的争夺战中陷入被动境地。
-------过去,中国管理层和许多专业人员,都有一种不成熟的思维:大盘底迷,就要停发新股,让大盘涨上去再发新股。他们忘记了一点:因为大盘是靠停发新股涨上去的,所以,重发新股后,大盘又跌!股市一直处于这种低级竞争!永远也成熟不了。
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大盘低迷,新股发行价低,上市开盘价也低,提供给投资者的是物美价廉的产品,这是对投资者最大的爱护和关怀。
可喜的是,现在管理层也慢慢成熟了:就算大盘低迷,也不轻易停发新股了!
一个真正的炒手,是不怕大盘低迷的:大盘不好,就少出手,耐心等待机会的来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