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务正业

(2025-02-05 20:21:18)
不务正业

宋书法四大家之一的蔡襄不仅字写得好,而且对家乡福建盛产的茶叶和荔枝也有深入研究,他撰写的《茶录》和《荔枝谱》在诸多领域都影响极大。《荔枝谱》第一次把荔枝作为研究对象,还是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的专著。《茶录》则填补了茶圣陆羽《茶经》的缺失,又将家乡点茶、斗茶的文化习俗详加记录,流传于世。一时间茶文化兴盛而达到巅峰,宋朝士大夫优雅的生活乃至整个宋代社会的悠闲习俗与此不无关系。后来这种茶文化流传到了日本,把整个日本都俘虏了,直至今日;而在中国竟然失传了。

要知道蔡襄可是为官近四十年的一代名臣,一度还是朝廷要员,深得仁宗皇帝的信任和赞誉。一个政府官员,不好好当差,却研究喝茶、吃荔枝,这难道不是不务正业吗?怎么能对得起皇恩浩荡呢?简直有违圣人教诲,岂有此理。其实古代这类不务正业的公务员太多了,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郦道元写《水经注》,贾思勰写《齐民要术》,沈括写《梦溪笔谈》,徐光启写《农政全书》,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吃皇粮的朝廷命官,搞学术研究纯属个人的业余爱好。

唐宋的官员大多出自科考,几乎都是诗文高手,甚至可以说这两个朝代的一流文人几乎都来自朝廷官员。最典型的是苏东坡,专门挑朝廷的毛病,以致于大半生都被贬来贬去,正事不干,每日里游山玩水、研究饮食,还要写成文字炫耀,太不像话了。还有柳宗元,也是故意和朝廷捣乱,去永州玩了十年,才写了八篇文章,就成为游记散文的鼻祖。

相较而言,我们的人民公仆那觉悟就高得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哪有时间扯这些虚头巴脑的淡事呢!如大禹治水,忙得家都顾不上回,就连开大会的发言稿都是秘书代笔,自己署名而已。由此可以大概推断,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就是因为他太能写文章,什么唐宋散文八大家,什么诗词俱佳,宰相那可是日理万机啊,扯的淡多了,正事自然干不好。试看我们今天官员的工作态度和力度,有政策,有执行,哪里还会有干不好的事情呢!万丈高楼平地起,科技食品养人肥,遥遥领先,睥睨全球。

明清的科举已经沦为选拔奴才的工具,官员们大多都是上级的奴才,不足而论,如王阳明、李贽、龚自珍、曾国藩之类的不务正业的实在是凤毛麟角。

汉朝是由一帮无业游民建立的王朝,官员们大多没有文化,转(zhuai)不了诗文,都研究黄老之术,搞无为而治。其中曹参最不像话,身为一国之相,用的尽是一些木讷笨拙之辈,精明干练急于事功的一律开除。此外就放心地日夜饮酒,下属来找他谈工作,他就把下属也灌醉。工作日领导带头饮酒,放在今日,一定会遭致口诛笔伐,甚而至于被约喝茶,受审讯,集中学习。而曹参竟然理直气壮地对汉惠帝说:你不如你爹,我不如萧何,你爹和萧何定下的制度,我们遵照执行就好了,怎么可以乱折腾呢!

据史载汉初的无为而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人民生活最幸福的文景时代!

不作为,还找借口,这怎么可能呢!

一帮不务正业的家伙!

2025年2月5日 星期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