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富贵与贫贱

(2024-11-08 19:22:41)
富贵与贫贱

有钱叫富,有地位叫贵;没钱叫贫,没地位叫贱。有钱的大多有地位,没钱的大多没地位,所以富贵并称,贫贱一体。

大富大贵者,世所罕有,自不待言。中国古代的商贾富而不贵,地位比农民还贱,家财万贯却不能穿金戴银,几乎所有的朝代对商人的服饰都有特别规定,丝绸、色彩、花纹等都不允许,晋朝甚至规定商人只能穿左白右黑的双色鞋,以示羞辱。没落的贵族,虽然没钱了,但架子还是要摆的,比如清末民国时的好多旗人,长袍马褂瓜皮帽已经破旧不堪了,整日价还提个鸟笼子。历史上清廉的高官们,几乎都是贵而不富,生前生活拮据,死后立个有规制的墓碑,朝廷赐予美好的谥号,家中却大多清贫如洗。老百姓那是实实在在的贫而且贱,所谓“布衣”“贱民”“白丁”“草民”“黔首”“氓隶”之徒也。总之,贫富由财富决定,贵贱在于社会地位。

这是几千年中国社会的普遍认知,我亦“默而识之”,没有异议。直到读了李贽的几句话,我才感觉自己浅陋了。

李贽言:富莫富于常知足。

何为富?知足为富。一个不知足的人,虽然家资万贯,尚且贪婪攫取如蝜蝂,十足穷光蛋的做派。这种人大多吝啬守财,生活中也舍不得享受,与穷人无异。知足者活得潇洒,钱不求多,够用就好,今朝有酒今朝醉,千金散尽还复来,常是一副有钱人的派头。不论金子还是纸币,只有使用,它才叫钱,才是自己的钱,那才叫富有;否则,与粪土无异。至于说声色犬马、纸醉金迷之类的富有,历来就为人所不屑,蔑如不足道也。

李贽言:贵莫贵于能脱俗。

何为贵?脱俗为贵。一个有地位的人,如果言行举止庸俗无聊,必定声名扫地,为人所不齿。古今中外的名流贵族们大多服饰华美,歌舞酒会,引领时尚之潮流。殊不知时尚也叫流俗,俗不可耐,何言高贵!真正的高贵是清新脱俗,飘然不群,言谈唾笑,尽得风流,李太白、苏东坡之类是也,历万世而不过时。

李贽言:贫莫贫于无见识。

没有见识,必然一事无成,一事无成,只能与贫相伴。种地做工也是需要有技巧的,无头脑无见识者,只能卖苦力;如苦力亦无,惟有乞讨;就算生于富贵之家,分得好大一份遗产,也会很快败光;除非生在今天的好时代,入了编制,抱着铁饭碗。

李贽言:贱莫贱于无骨力。

贱骨头!什么叫贱骨头!卑躬屈膝没有人格尊严的都是贱骨头。古往今来什么人的骨头最贱!骨头最贱的人大概集中于摧眉折腰逢迎权贵的上流社会。贵者最贱,贱方能贵,这大概也是朴素的辩证法。至于说贫民之贱,并非有辱人格,而是委曲求全,以换取安稳做奴隶的资格,无可厚非。陶渊明归去来兮,李太白逍遥江湖,苏东坡随遇而安,世间最高贵的人格大概如此。

从哲学角度而言,物质决定精神,也就是贫富决定贵贱。其实精神对物质的影响也很大: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财路不明,必受其祸;以德驭财,财运亨通;德不配财,财不可久。李贽的“富贵贫贱”论更侧重于精神层面,进一步说明了精神人格的重要性。

                   2024年11月8日星期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侵略的另一面
后一篇:未来已然注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