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丑先生读《老子》二十六章

(2023-12-26 20:13:08)
丑先生读《老子》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儒家入世,兼济天下,道家出世,独善其身,道家似乎都消极避世,修道炼丹,以求羽化飞仙。其实不然,这只是后代修道者和隐逸者的选择,在春秋战国那个社会大变革时代,诸子百家都曾提出各自的政治理想,老庄也没有置身事外,本章老子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万乘之主应当具备的一些素养。后代的统治者治国理政主要在儒道法三家之间选择,汉初的黄老思想无为而治就是老庄道家政治理想的社会实践,李世民、宋仁宗以及明朝的仁宣之治等凡是政治清明的时代都有道家政治思想的体现。

重方能载轻,静可以制动,这是常识。厚重朴实、清静无为正是道家追求的境界,反映在君王身上就是厚德载物、静以致远。君王惟有涵养道德,清静无为,才能得民心王天下而不朽。

“辎重”原本指人的生活所需,军队的装备是其后起之意。“荣”的本意是白桐树,另一意为屋檐两头翘起的地方;“观”读去声,有宫观楼台之意:“荣观”当理解为高大的宫阙。这两个词语的释义对解读本章至关重要,特此解释。)

因此圣人身无长物,只有生活所需,从不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即使居住在高大的宫阙中,也能淡然处之。比如住在未央宫中的汉文帝生活极为俭朴,自己身穿质地粗糙色彩暗淡的龙袍,破了补补再穿,还不许嫔妃穿曳地的衣裙,后宫中也不能出现带有纹饰的帷帐。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社会安定,海内殷富,千年颂声,惟有文帝,原因正在于此。

万乘之主为何要重一己之私欲而轻天下之民生!不务本富民,而惟言富国利己,岂有民贫于下而国富于上者!统治者一味地好大喜功、轻浮冒进,贪图享乐、损害民生,必将失去民心国本,走上败亡之路。汉文帝的孙子汉武帝穷奢极欲,肆意挥霍祖辈父辈积累的财富,又大肆敛财,致使民不聊生,汉王朝从此走向衰亡。

                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