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烧烤到村超


我非常不喜欢“村超”这种叫法。首先,它和村关系不大,试问这些球员有几个是实打实的村民呢?大概都是一些以村为单位的雇佣军吧。其次,它连甲级乙级丙级等基础层级都没有,超哪门子的超呢?既不是村,也没有超,何以称村超?至多是个地方性的足球友谊联赛。仅仅是模仿的话,何以要模仿搞得一塌糊涂的中超呢?
笔者所在县城每年夏季暑期都举办篮球友谊联赛,县体育主管部门组织,行政、事业、企业、商铺、协会等都可以组队报名参赛,球员几乎都是雇佣军,主要以假期中的高中生和大学生为主,也有少部分本地篮球发烧友。经费少,待遇低,纯属娱乐,但球员卖力,观众热情,每天晚上县城的露天篮球场都热浪滚滚。偶尔邀请几支外地球队来比赛,就美其名曰什么什么邀请赛。这样的比赛想必全国各地都有,贵州的所谓村超和之前的村BA,其实就是这类比赛的扩大版。
这样的比赛对足球之类竞技体育的发展影响几乎为零,就如我们曾经是自行车王国同时却又是自行车运动的弱国一样,群众娱乐和职业比赛根本就是两码事。不论什么体育项目,高水平的运动员必须从娃娃抓起,发展职业体育都必须有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日本足球的成长是建立在校园足球蓬勃发展的基础之上,惟其如此,足球人才才能源源不断地涌现,足球水平才能实实在在地提高。
我始终认为全民体育比职业体育更有意义,民众的身体健康比奖牌荣誉更有价值。单从群众体育角度而言,村超这台戏唱得似乎又走样了。显然村超已经超出了群众娱乐的范畴,上升到了商业功利层面。变味了的群众体育活动能持续发展吗?淄博烧烤已经给出了最好的回答。狂热过后,必然冷却。热时上头,冷了寒心,我们的心脑机能能承受得了吗?
拍脑门子拍屁股,想一出是一出,急功近利不计后果,形式主义大肆炒作,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套用一句时下流行的话,那就是扯淡的事情干得很专业,专业的事情干得很扯淡。这就是我们的一贯作风——传家宝。发展经济不是谈恋爱,靠一时冲动,情绪激昂,而是要切合实际,深入调研,缜密谋划,可持续发展。盖房子不行了,吃喝玩乐就行吗?外需没有了,内需能拉得起吗?弹丸小国可以发展第三产业,单一经济,超级大国必须发展高科技和制造业。二百年来,我们空有庞然之躯,没有超级之实,时至今日还在昏睡中做着美梦。
烧烤可以吃,天南地北都一样。足球可以踢,天下球迷是一家。旅游可以搞,拆墙撤卡,敞开胸怀,以诚相待。无他,皆吃喝玩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