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和育才


近代以来,新式学校在华夏大地上次第兴起,好多学校以“明德”和“育才”作为校名,旨在培养人才,唤醒民众,救亡图存。直至今日,学校已经成为我们这个人口大国分布最广泛也最密集的教育机构,全国各地的众多学校中,一般也还都有一所明德学校,一所育才学校。
德才兼备本就是我们民族一直以来的人才观,今日之学校自然也必当担负起这样的培育职责。而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学校正在渐渐远离这一教育宗旨,甚至与之背道而驰。惟成绩论,于是所有的学校几乎都抛弃了教育该有的职能,学生以成绩定优劣,学校以升学率论短长。德,就不必说了,根本就无从量化;才,也仅限于解题,我们的教育对象,包括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除了所学专业之外,连最起码的一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也知之甚少,与生俱来的个性和可贵的创造力更是被消磨殆尽。最糟糕的是形式主义、弄虚作假、追名逐利等不良的社会风气也在学校里大行其道。反之,一个老师如果在学校里大讲做人之道,就会被视为幼稚而招致嘲讽,甚至会被视为不务正业而沦为尘屑。“明德”和“育才”就是如同祖宗一般挂起来,逢年过节祭拜一下则可,岂能当真?
勤奋刻苦考名校者有之,无所事事消磨虚度者有之,为所欲为欺师霸凌者有之,不论什么样的学生,不论学习与否,都有高远的理想和愿望,那就是不择手段不择途径,升大官,发大财,争做人上人。
昨天是2023年全国高考的第一天,最大的新闻不是与高考相关的事情,而是一个成功的男人牵着一个漂亮的女人逛街。成功男人已经验明正身是某国企老总,漂亮女人据说是热衷奢靡享受的富二代。谁说与高考无关!高富帅和白富美不正是考场上一千多万考生追求的梦想吗!而这样的梦想却不是十年寒窗金榜题名所能实现的,也不是德才兼备鞠躬尽瘁所能企及的,还不是学有所长取得突出贡献的劳动者所能奢望的,这样的成功来自于前世的投胎和现世的谄媚。
众所周知,我们的学校很难培养出大师级的拔尖人才,就算有凤毛麟角免受毒害的特殊材料,终究也因不服水土或报废或流失。我们的人才库中都是溜须拍马之辈,我们的成功谱系中清一色全都是那对逛街男女一类人,近几年来以不同方式不同渠道曝光的这类男女太多了,潜藏的还有更多更多,这些男男女女都是广大民众羡慕的对象,真正是我们这片土地上德才兼备的成功人士。从此以后,我们的各级各类学校完全可以把这些风光无限的成功人士作为励志榜样,作为培养人才的标准,明其德,育其才。目标方向找准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大梦也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