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


未央是一个前进的向上的动态的词语,可以理解为还没有到了中间,还没有攀登到顶峰,总之有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内涵。刘邦和萧何也许正是取其奋进之意,将大汉王朝的巍峨皇宫取名为未央宫,希望他们亲手建立的王朝能够一直进步,永远不要到达顶峰,因为一旦到达顶峰,就要开始衰落了;也以此来激励子孙后代要不断进取,勇攀高峰。
后来刘邦又修建了长乐宫,取长久快乐之意。大汉王朝以这两座高高在上的宫殿昭示天下:长乐未央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其实这一美好的愿望和秦始皇“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的奢望是一样的,只是长乐未央显得含蓄内敛,和中华民族礼仪之邦谦谦君子的形象更为匹配。
只有未央,才能长乐。
汉高祖的好儿孙汉文帝和汉景帝很快就把汉王朝带上了顶峰,文景之治,天下富不可言。“夏至阴始起,阳气推而上,故大热。”夏至日太阳到了最高点,就开始南归转阴了,而此时阳气正盛,最为燥热。汉武大帝就是这个阳气正盛的狂人,短暂的狂妄之后,大汉王朝就直线下滑,一蹶不振。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大唐王朝也是盛极而衰。长久快乐本就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妄想。日中而昃,月盈而亏,世间之万事万物皆如此。
儿时看连环画《与魔鬼打交道的人》,故事讲的是我地下党在敌人内部的斗争活动,在这本小人书中我第一次见到“夜未央”这个词。那时我不解其意,只感觉意味深长,似乎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意思。学然后而知“夜未央”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小雅·庭燎》中:“夜其如何,夜未央。”该诗赞美周宣王勤于朝政,早起办公,这一点颇类似于今日早起上自习之高中师生。古今之意差别甚大,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长夜漫漫,一片漆黑。
几千年历史王朝更替,中国人民不知经历过多少这样的漫漫长夜。一个王朝只有走到了黑暗的尽头,才会有另一个救世主站出来,给苦难的人们带来短暂的光明。夜未央,那就是黑暗还没有走到尽头,渴望光明的人们慢慢等待吧。光明兮短暂,黑暗复黑暗,我们的前辈就是这样在黑暗中苦苦摸索。“冬至阳始起,阴气推而上,故大寒。”黑暗到了尽头,光明即将到来之时,也正是最黑暗的时刻。
未央宫历千年至唐末才沦为废墟,而皇帝的宝座上已不知更换了多少主人。勤勉的周宣王终究没有能挽回周王朝的颓势,辉煌荣耀的大汉和大唐也不可避免地衰落了。历史自有其发展规律,从来不会因为某些强人的意志和私欲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