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之方中


“定之方中”是《诗经·鄘风》中的诗句,它的意思是古代盖房子定向定方位必须依靠定星。定星每年夏历十月十五至十一月初的黄昏时分出现在正南天空,与北极星遥相对应,可确定南北方位。此时正值秋后农闲,严寒尚未到来,恰是修筑宫室之佳期。因此,定星又被称为营室星、营宿,是我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二十八宿之一。
后人考证,这首诗意在称颂卫文公中兴卫国之功德。《诗经·国风》中歌功颂德的诗篇并不多,卫文公何许人也?为何能被载入卫国的音乐中流芳千古呢?《诗经》十五国风中,邶风、鄘风和卫风都是卫国音乐,特此说明。
这还得从卫文公那无耻至极的祖父卫宣公说起。卫国是周武王同母弟康叔的封国,传到卫宣公已是十五君、三百年了。卫宣公为太子伋娶齐国公主,听说齐国公主漂亮,就据为己有,并和前准儿媳齐国公主宣姜(齐国国姓为姜,公主多以姜姓为名,因嫁给卫宣公而得名宣姜)生下了公子寿和公子朔。无耻之人一旦做了无耻之事,就会将无耻进行到底。卫宣公抢了儿媳妇,不仅不以为愧,多年之后反倒又生出杀子之心,竟然派刺客去刺杀亲生儿子太子伋。公子寿听说之后,为了救同父异母的哥哥太子伋,和太子伋同时被杀。
后来公子朔继承君位,公子朔的儿子就是臭名昭著的卫懿公。卫懿公不学祖父好色,而是另辟蹊径好鹤,所好之群鹤皆有禄位,居有花屋,出入有车。这也算一个具有浓厚艺术性的爱好吧,可是举全国之力养鹤,那就艺术得太过头了。狄人趁此攻打卫国,卫国人无心出战,让卫懿公派鹤抗敌,狄人一路畅通无阻杀入卫国都城,杀死卫懿公,卫国几乎就被灭掉了。
这时尊王攘夷一匡天下的春秋首霸齐桓公站了出来,率领诸侯赶跑了狄人,帮助卫文公在楚丘营建新都。史载:卫文公“轻赋平罪,身自劳,与百姓同苦。”卫国从此中兴,直到战国后期被魏国贬号为君,秦二世时被废为庶人,绝祀。卫国是周初所封诸侯中香火延续最久者。
我不厌其烦长篇累牍地讲述有关卫国的故事,主要是想从中挖掘一些道理:
无耻之人终遭报应,就说抢儿媳妇这种无耻行径吧。楚平王可谓卫宣公的嫡系传人,为太子建娶秦国公主而自娶,进而生出杀子之心,又诱杀太子建的老师伍奢,逼走伍奢的儿子伍子胥。后来伍子胥率领吴国军队攻破楚国都城,把已死的楚平王从墓中挖出,鞭尸三百,楚国也几乎亡国。唐玄宗把杨玉环从儿子寿王李瑁的手中抢过来,从此春宵苦短不早朝,间接导致了安史叛乱,玄宗皇帝仓皇出逃,唐王朝从此一蹶不振。
玩物者必丧志,丧志者必亡国。卫懿公领风气之先,宋徽宗进一步做了诠释,不再赘述。
王朝的兴衰完全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一个昏君尚不足以毁掉一切,几个昏君接力才能搞垮一个王朝。因为昏君在上,往往小人当道,所以这个王朝帝国在垮掉的过程中,很少有复兴的可能,直到彻底烂掉,才会有德才兼备者站出来,清理废墟,重建家园。
诗中写卫文公重建卫国,尽人事,敬天命,亲劳亲力,躬劝农桑,正直有为,心诚笃厚。几年之后,卫国就有良马三千,国力大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