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珍馐


每到春末夏初,香椿、皂芽菜、蒲公英、苦苦菜等时令野味就次第出现在餐桌上,清爽鲜嫩,吃得正嘴馋,她们竟然就一个个劲拔老去,嚼之杂渣如木,快于女色之衰万倍。
今年同事还送了一把小蒜,吃了一顿鲜香无比的锅盔,久违的味道。岳母在家捋了米柳(柳出絮之前的状态),摘了楸果树芽,这两种野味我之前从未吃过。煮了,握水,切碎,配少许小葱或韭菜,只加适量盐和生抽则可。每餐拌一小碟,下饭又通便,上下通气,人也显得神清气爽。
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在这青黄不接之时,贫苦人家无粱肉可食,只能采摘野菜充饥。这些野菜大多是粗纤维,帮助消化,以之哄骗肠胃而已,饥饿则难以缓解。于是人们一个个吃得面如菜色,拉的都是绿水,有体弱者熬不到夏秋谷物成熟,则病饿而死。今天的人们都吃得够饱,腹中油脂也够厚,每到此时就想用这些野味来洗涮一下污染严重的肠胃。受过饥饿之苦的老人们则大多望之而生厌,吃怕了。“一揭锅盖,绿哇哇了一锅,眼还发黑了!”一个长辈如是说。
为肥胖困扰的人们听了这忆苦的故事,完全没有思甜的感觉,甚至觉得满足食欲之幸福其实是一种烦恼。那就多吃蔬菜吧,野菜是稀缺品,花钱也不一定能吃上。可装惯了肉的肠胃喜欢膨胀,越吃越大,白菜萝卜就是一股水,淡不拉叽的,吃进去咣当咣当,不中用。由贫入富易,由富入贫难,肚子也是这样。
其实,所有的美味都来自草木,“本草”是药学典籍,也是一部珍馐史。蔬菜粮食水果就不必说了,全是草木植物。动物大多也是以植物为食,肉食动物吃的肉自然也是草木之结晶。陆上如此,水中亦如此,一切珍馐美味皆源自草本植物。中国人讲返璞归真,所以中医药治病也多以草木入药,李时珍之《本草纲目》即其集大成者。今天人们的好多病就是吃出来的,不要动辄就看医吃药,更不要轻易开刀手术,纯天然的草木植物是否就可以解决问题呢?
神农尝百草,中国人最早的生存智慧就是从认识草木开始的。经过漫长的以采摘和渔猎为主的原始生存状态,我们的祖先进入农耕时代,渐渐学会了培育种植五谷作物。后来又开始驯养食草动物,以供吃肉或劳动。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百亩之田,勿夺其时;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这便是古人的理想生活。至于食肉动物则不宜驯养,一来驯之危险,二来吃肉养不起,贵族统治集团才有能力做这等与生存无关的闲事,完全用来观赏娱乐。老百姓倒是可以放胆捕猎,不仅不违法,还可能是除害的英雄。
人类活动范围渐广,破坏力渐强,植被也受到了极大的损毁。水土流失、风沙肆虐等自然灾害且不必说,人类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吃饱了却吃不好。主要靠饲料喂养的家禽也摆脱了对草木的依赖,它们身上的肉也不再好吃,往往把人吃出很多毛病。野生动物也大多绝迹,幸存者则成为比人都金贵的神兽。本固枝荣,本固邦宁。舍本而逐末,于是一切都乱套了。
吃野菜竟吃出这么多感慨,为此文以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