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2016-05-28 10:38:07)
标签:

绳结艺术

宫廷如意

文化

分类: 文化传承

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在今天,知道“如意”这种东西的人不多了。那么,如意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它是怎么来的?在中国古人的生活中起过什么样的作用?

http://s6/mw690/001mNs3aty7221xTv0x55&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如意,造型像一个长柄的钩,钩头似贝叶,它的名称来源于梵语,随佛教传入中土。如意,顾名思义,即如人之意。如意首形状如心、如云、如芝,长柄宛曲,一柄在握,赏心悦目。如意首见于公元410 年《大藏经》中的《四分律》,僧侣传教时,将要点抄其上俯忘,亦为菩萨既持法器。如意的头部弯回受“回头即如意”的佛家理念影响。

http://s6/mw690/001mNs3aty7221BaiZn85&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法门寺

http://s10/mw690/001mNs3aty7221EsHNLb9&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http://s16/mw690/001mNs3aty7221F5qHBbf&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http://s14/mw690/001mNs3aty7221FHx4V4d&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鎏金银如意


早期器形可参见唐代陕西扶法风门寺地工鎏金银如意,后传入道家,为“云宝天尊”法器,元明时期开始异于六朝谈玄之士,在高濂《遵生八笺》中将如意归入文房器玩,从元明绘画中可见,如意多与书籍、香炉、砚台一同陈设于书案。http://s1/mw690/001mNs3aty7221IPVyUe0&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袈裟上的如意勾


如意有个名字叫爪杖,被认为和佛教有很大关系。


http://s4/mw690/001mNs3aty7221MFkZR63&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http://s2/mw690/001mNs3aty7221NlDRn51&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如意轮观音像


http://s16/mw690/001mNs3aty7221YifXV4f&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如意轮观音画像


北宋释道诚在《释氏要览》中记载:“如意,梵名阿那律,秦言如意。《指归》云,‘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刻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故曰‘如意’。”在古时的王公贵族经常拿着把玩,在古代如意是很流行,为什么如意流行呢?如意的用途又是什么呢?

http://s12/mw690/001mNs3aty722210HG32b&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在古代,如意是一种全民普及的物品。王室公卿家里肯定要有几件如意,平民百姓家中亦常见。

http://s4/mw690/001mNs3aty72224dMA393&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如意”,又称“握君”、“执友”或“谈柄”。你若有机会到北京故宫,会看到形式各异的“如意”。其大致形状就是一个柄,柄上安一个头。这个形状很像锤子!但如意的性质与锤子截然相反。同样是刀,一个人手拿杀猪刀向你走来,你会看到满脸煞气;如果他拿的是水果刀,你就明白他是要削水果给你吃。同理,有人掂个锤子跟你聊天,你一定想着赶紧离开,若是他(她)拿着一把如意,彼此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如意的粗线条类似锤子,但比锤子妩媚得多,其柄有扁有圆,或直或弯。

http://s1/mw690/001mNs3aty72227W2U880&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如意


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的形状以柄首呈屈曲手掌式为主流。这种创造的构思,可以理解为人的意志的外延。而手形如意演变成卷云形、灵芝形、心字形及团花形如意,是唐以后的事。富贵人家的如意,材质有金、有玉、有银、有铜、有沉香木,贫寒人家就只能用用竹子和普通木头了。http://s10/mw690/001mNs3aty7222gh2QN89&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竹黄嵌松石如意 清中期


如意最初是挠背搔痒的爪杖,《裨史类编》中载“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用竹木,削作人手指爪,柄长可三尺许,或背脊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意”,后来如意逐渐演变成为高雅之物。明清时期,被赋予了吉祥驱邪的涵义,同时更为帝王将相所青睐,成为承载美好愿望的贵重礼品。在清代宫廷中,如意备受推崇,天下最华美的如意纷纷被贡入皇宫。皇帝登基、大婚,元旦、万寿等节庆之日,天下最精粹华美的如意纷纷被贡入皇宫。


http://s7/mw690/001mNs3aty7222k8hlIc6&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http://s10/mw690/001mNs3aty7222kLFJna9&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北京故宫博物院如意展


于是宫禁之内,宝座、卧塌、案头等角角落落都少不了如意的形影。这些如意取材上贵比金玉,制艺上穷极工巧,所以清宫中的如意已不仅是一种象征吉祥的工艺品,更是权位和财富的象征。

http://s5/mw690/001mNs3aty7222rK2Wga4&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在清代宫廷中如意随处可见,皇宫的宝座旁,寝宫的案头桌几上,皇后嫔妃的手里都可见到如意。在传世的画作中也可以见到如意的使用情形,例如《乾隆雪景行乐图》中乾隆皇帝端坐在龙椅上,手里就握着一把精美的水晶如意。

http://s6/mw690/001mNs3aty7222x971365&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http://s13/mw690/001mNs3aty7222xEZYMbc&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http://s15/mw690/001mNs3aty7222ybOMe7e&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http://s11/mw690/001mNs3aty7222yDPd01a&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四海清宁水晶如意 北京故宫博物院


http://s14/mw690/001mNs3aty7222BXhQFbd&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http://s16/mw690/001mNs3aty7222CQ46r9f&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乾隆雪景行乐图(清)北京故宫博物院 局部


 

 

清代宫廷如意的材质上有玉、金、银、铜、翡翠、水晶、宝石、珍珠、珊瑚、玛瑙、琥珀等,品种不下几十种,其中以玉制如意较为常见。据说,如今故宫现存收藏的如意超过2000柄,都是大清朝的。


白玉如意

君子以玉比德,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玉如意始于魏晋,盛于明清,到了康熙时成了宫中必陈之物。白玉又称“中国玉”,主要产于新疆和田,质地细腻紧密且韧性很好, 具玻璃至油脂的光泽,是玉石中的翘楚。

http://s13/mw690/001mNs3aty7222PiTSY0c&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白玉雕“升龙五蝠兆庆”如意 清乾隆

(此柄如意在2011 年5月22日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以2700 万元的拍价创造了如意拍卖史上的高峰。它出自乾隆盛世,以整料白玉雕琢而成,玉质温润光滑,触手润泽细腻。器身呈灵芝式,云叶首,四周起如意云纹边框。如意冠为象征帝王的正面龙,丝丝入扣,纹理清晰,苍龙遒劲威猛,磅礴之气扑面而来。柄雕花卉,背有五蝠,又有“五蝠兆庆”的吉祥寓意。刀法运用娴熟,雕琢细致入微,磨制光滑细润,足见乾隆盛世玉作工匠精湛的雕琢技艺。)

http://s5/mw690/001mNs3aty72233m7Mo74&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白玉雕“太平有象 吉祥万年”如意 清乾隆
(成交价:16,800,000 RMB  2010年12月4日 匡时)


http://s2/mw690/001mNs3aty722360YGlb1&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白玉“灵芝寿桃”如意 清

(成交价:5,800,000 HKD  2013年4月8日 苏富比)

(信息来源李钉老师博客 李钉坊已经申请注册商标转载请注明)


李钉坊与您一起分享制作中的各种体验


传承中国文化 留住手艺的同时普及制作工艺

http://s5/mw690/001mNs3aty72238MNyQ54&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下面的是李钉老师的微店 她的著作书店里都有

(请用微信扫一扫)

http://s12/mw690/001mNs3aty7223beYFJ6b&690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http://mp.weixin.qq.com/mp/qrcode?scene=10000004&size=102&__biz=MzAxMjgyNDQzNQ==绳艺渊源(三)" TITLE="宫廷如意 绳艺渊源(三)" />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