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去过美国,但莱斯大学由树生发而来的办学宗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莱斯大学位于美国南部的休斯敦,由美国私立大学的至尊先人威廉·马歇尔·莱斯捐资创办。校园内数量最多、最醒目的是一棵棵成材的橡树。他的名言“一树成材,十树成柴!”则成了该校的办学宗旨。

1891年,棉花巨富莱斯捐资兴建此校。当时325公顷的土地上生长着689棵橡树。学校建成后,橡树一棵未少!按当时的建校规模,当年至少可招生千名。但他只允许招689人。他说:“学生不能比树多!当然,我们还可招些新生,但前提是,必须将校园的橡树栽植到‘饱和’为止!”
此后,他和大家一起,在校园空地植树11年。到了1902年,校园内的橡树增加到4890棵。达到“饱和”状态后,莱斯下了死规定:校园内的橡树必须保持4890棵,死一棵必须立马补活一棵;在校的学生数量,永远不得超过4890人!时至今日,莱斯大学校园内的成材橡树依然是4890棵!在校学生还是只有4850人。
按该校的规模、知名度及师资力量,完全可以招收万名学生。莱斯非常清楚,作为私立大学,招生数增加一倍,那经济收益无疑会翻番!但是,他更清楚,10平方米面积内长一棵树,和同样的面积内长10棵树,无疑是成材和成柴的差别!一个老师教10个学生与一个老师教20个学生,其效果与质量显然是不同的。
100年过去了,莱斯先生早已作古。莱斯大学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没有一个人动摇、反对和改变这个规矩。因而,该校始终保持着美国“南哈佛”的美誉。
我上网搜了一下莱斯大学的背景。该校多年来以工程、管理、科学、艺术、人类学闻名,以高水平的教学态度、低廉的学费,吸引了不少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学子前来求学,被誉为“价廉物美,物超所值”的好大学。
因其学生数少,而采用小班制教学,师生之间的互动良好,其优秀的学术水准、教学质量和低廉的收费标准,不仅登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最佳大学排名榜前20名之列,也在《金钱》杂志“最合算的大学排行榜”上荣登榜首。在美国大学学费以每年高于通货膨胀率的速度增长、家长和学生纷纷叫苦不迭的时候,这所美国南部实力雄厚的大学,确实有独特的地方。
古今中外,爱树佳话不断,喜树者不在少数。但莱斯与橡树的故事,则有更深的含义。人们常说树木树人,就是指培养人和栽树的道理有许多相通之处。而莱斯不但爱树,而且把树木的理念直接、具体地运用到了办学、育人上,从而显示出了过人之处,也给我们留下了进一步思考的空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