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华北大不是所有孩子的目标

(2011-02-11 09:01:57)
标签:

家教

父母

期望

学习

孩子

英国

华裔

教育

分类: 铁铮看教育

    据英国《卫报》网站报道,一个学术团队研究了华裔英国儿童的情况,认定了华裔学生成功的几个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父母的重视和期望。

 

    英国平等与人权委员会公布的资料显示,华裔孩子多年来一直是GCSE(普通中等教育证书)成绩最好的,而且实现了各地教育决策者们倡导的目标:贫穷家庭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差距很小。英国教育大臣戈夫提出,要思考华裔学生哪些优势是其他孩子没有的。

 

    英国的研究者得出的主要观点是:华裔家庭认为,重视教育是中国民族特性的一个支柱,是出人头地的一种方式,不仅在自己的族群,而且还相对于其他族群。一些证据显示,家庭对教育的投入尤其突出。

 

    相对于英国的家长而言,中国的家长看起来更加重视教育,对孩子的期望也更高。在英国人眼中,最好的大学当然是牛津、剑桥,但绝大多数家长都没有把这两所学校当成他们追求的殿堂,更没有对孩子提出一定要进牛津和剑桥的要求和期望。我询问了不少英国的家长,他们常常反问我,“为什么一定要读牛津、上剑桥?”而中国家长哪个不把北大、清华当成孩子最好的归宿?

 

    英国的孩子一般读书读到16岁就算完成义务教育了。继续读,读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自己,而不是他们的父母们。对于许多家长来说,读哪类学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适合不适合孩子、孩子喜欢不喜欢。

 

    中国家长把孩子学习看得的确要重要的多。中国自古就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类的励志语。从古至今,读书一直都是改变本人命运、家庭命运乃至后代命运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即便是在“读书无用”泛滥和“我爸是李刚”的时代,在许多人的脑海中,靠学习改变人生的信念一直没有动摇过。

 

    在孩子未成年之前,家长在一定程度上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孩子懂什么啊。家长让学,不得不学。家长的期望成了不少孩子学习的源动力。作为具有强大的支配权的家长,还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将这种期望对孩子产生猛烈的冲击。有的奖励。你如果提高了几分,我奖励你多少;有的惩罚。你不做完作业,就甭想看电视、摸电脑;有的许愿。你进入前几名后,带你到海边去玩......研究者援引的一位学生的话说:父母希望我拿到最好的成绩。如果拿不到,他们就会不停地唠叨。如果我得了B,他们肯定会说,为什么人家能拿到A?

 

    家庭的期望,对于激励孩子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这种期望可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英国的一些家长没有把学习太当回事,英国的一些学校也是以玩为主,英国的学生们几乎没有什么学业上的负担。而在家长的严格监管下,中国的孩子从几岁开始就“被学习”了。最早的起于胎教,而后一直坚持不懈。不仅仅是中国本土这样,即便那些漂洋过海、移居异国的华裔家长们也是如此。

 

    中国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期望应该肯定和支持,但也不宜强调到过分的地步。依我所见,不重视子女教育的家长也有,但更多的是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从而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其结果是适得其反。

 

    如果他能挑90斤的担子,压上一百斤,或许使使劲儿也就挑起来了。但压上180斤,肯定会压垮的;如果一个目标,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其自信心会大大增强,更有力量去追求新的更高的目标。但如果用了吃奶的劲儿还离目标八百丈远,他可能就放弃了自己的努力。

 

    家长的期望,应该成为孩子前行的动力,而不是阻力。到底该对孩子抱有多大期望,要对孩子有所评估,对社会环境有所评估,对家庭条件有所评估。应该指出,孩子们是有差异的。不顾孩子的条件,只凭自己的一厢情愿确定的目标,十有八九会高;社会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在确定期望时,不可能超越社会环境的限制;家庭条件对孩子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有些家长可以创造,有些也是勉为其难的。

 

    要让我说,对孩子还是要抱有期望,但这种期望还是适可而止为好。期望过高,不但孩子压力过大,搞得自己也神经兮兮的,闹得一家子都不痛快,没有太大必要。

 

    还有更重要的,家长对孩子不能仅仅停留在期望上,还要尽量把这种期望转为为帮助、引导、激励、支持孩子的具体行动上。比如,你期望孩子的成绩从B提高到A,就首先应该帮助孩子分析其努力的方向,应该改进的地方,并为这种改进指出具体的方法来。否则,你的期望永远是你和孩子的一种精神上的负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