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老师在课堂上讲了啥?

标签:
英国教育大学教师学校风情 |
分类: 铁铮看教育 |
语言课一周两次。周二上午,周四下午。因为都是一位老师主讲,red班和blue班加起来老师要上一天。虽然一上就是一个半天,但感觉很轻松,还有吃的,像玩似地就过去了。
老师当然没有忘记她布置的家庭作业。上了先让大家讲作业的情况。什么是三明治,三明治的含义是什么,英国人的星期天晚餐是怎么回事等等。因为有作业,所以不少人提前做了功课。
有学生简单说了两片面包夹了点肉、蔬菜之类的,也就混过了关。老师又接着问三明治的来历,刚好在聊天时听人说过,也就稀里糊涂地说了两句。三明治是个小镇的名字。镇上有位赌徒过于投入连吃饭的功夫都不舍得离开,仆人就用面包夹了肉和蔬菜递给他。他边吃边赌,更上瘾了。他饿了就会喊三明治、三明治,慢慢地就传开了。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们大致了解了英国的快餐以及其制作的基本过程。
接下来还是分组来饰演角色。她一本正经地戴上围裙,还在口袋里装上了小本,在桌子上摆上了真的菜单,饰演起了餐厅里的侍者。我做了顾客,在她的指导下,开始学习点餐。先是点饮料,然后是主餐,最后还问要不要甜点。告诉大家如何结账和付小费等等。虽然是情景对话,但还是挺好玩的。然后四五人一组,全部都上前或当侍者、或作顾客。大家都是第一次这样做,既认真,又新奇,因为初次演练,闹出了不少笑话。她在一边耐心的指导,时不时地还饰演老板来解围。有一组的服务员信口说了句:你们可以边就餐、边看电视,她竟表演起了电视里的演员扭了起来。舞蹈让转了一圈下来,虽然不敢说英语提高了多少,但基本程序和规律、简单的对话还是在笑声中掌握了。
真服了这位老师了。上节课,她拿来了各种餐具、厨具,给学生们讲解英国的厨房和餐桌。这次又带来了棕面包、白面包、芹菜、黄油,甚至还指导女儿做了苹果派,带来了一次性的纸盘和足够全班人用的刀叉等餐具,亲自操刀,为学生们准备了一顿英国式的餐点。虽然不是十分奢华,但同学们还是饶有兴致。不但品尝了地道的英国餐,还学会了一些简单的会话。
老师准备这些餐具,购买这些食品,估计也得花点功夫。除此之外,上次下课时,她还仔细询问了学生周末的打算。她显然是提前做了功课。递给每人一份思考题目。学生们要去三个地方。她每个地方都出了五道题让学生准备。比如,那个地方的建筑是什么时代的了、教堂有多高了、有关钟的故事了等等。学生们还没去呢,作业就先有了。
这还不算,她还让学生们以围坐的桌子为小组提前准备下节课的内容。她让学生尝试着了解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以及威尔士的特色。比如有的小组分到的是威尔士。其提示有,威尔士的男生合唱团、世界上最长的地名、城堡以及斯诺尔山等等。看来,不仔细查查、不提前翻译一下,下节课时还真没话说啊。
时间就这样轻松地过去了。或许是没有考试的压力,感动和玩差不多。从这位老师身上可以看到一个老师的基本素质。亲和力要强,能够把所有的人都吸引过来;态度要友善,和蔼可亲,从不着急上火,也不训斥任何人;备课认真,对每个环节都考虑到了;生活化、娱乐化,不是枯燥地念单词讲语法。
作为一个老师,她的肢体语言和非语言符合的运用也十分娴熟。即便不懂英语,从她的表情和手势里也能知道个大概。她还善于画图来说明问题。比如英国的地图、教堂等等。信手拈来,虽不是美术佳品,但能说明问题,帮助我们了解。
这堂课是在歌声中结束的。她教学生唱了一首英国歌曲。歌词和简单,曲调也没什么太多的变化。大意是说一个人去草地割草,一个人和他的狗、他的啤酒。但需要在简单的句式基础上不断的变化。比如,两个人去草地割草,两个人,一个人和他的狗、他的啤酒、他的枪;接下去是三个人去草地割草,三个人、两个人、一个人,还有他的狗、他的啤酒、他的枪、他的…….每个同学都需要接着唱出任何新的一种农夫的物品或者牲畜等。开始大家还不熟悉,但越唱句子越长,难度也越来越大,大家也都唱的情趣盎然。她一直都在大声领唱,千方百计地调动着大家的情绪。我们一共18个人班。轮到最后一个同学唱农夫的东西时,句子长得已经像念经似的了。
在这样的演唱中,学生们学会了正数和倒数,还需要记住每个同学曾经说出的农夫的物品和牲畜等,也算是寓教于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