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这天,北京“百万市民走进京郊百花园活动”启动。首批17家花卉生产基地敞开大门迎客,诚邀市民到京郊参观、游览、采摘色彩斑斓的鲜花。这种降低门槛的做法,理所当然地赢得了市民拍手称快。
尽管是市场经济时代,但甭管是什么买卖,入门的门槛都需要降低。这是一个最管用的经营法则,是市场营销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广传播的最佳方法。
网络为什么比传统媒体都受欢迎?道理可以说出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则是,在网络上做一名传播者的门槛几乎为零。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毫不费力地在网络上发帖子、建主页、开博客、当圈主。而且技术上越来越简单。于是乎,13亿人中至少已经有3亿多人成了网民。网民们乐此不疲地生产内容供网民们如醉如痴地浏览,使得网站经营者们轻松地获得了人气、获得了知名度、获得了口碑、获得了钵满盆盈。
据说,这次开门迎客的17家花卉基地有北京的国际鲜花港、世界花卉大观园、大东流苗圃、福劳尔花卉有限公司、胖龙园艺有限公司、小汤山现代农业园等,盛产百合、蝴蝶兰、彩色马蹄莲、丁香等上百种鲜花。以往的鲜花销售,多是依靠花卉市场。劳神费力不说,生意也不见得好。这次人家联合借鉴了水果、蔬菜采摘的方法,敞开大门让市民自己采撷,以此来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想必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
尽管我国花卉的销量在不断上涨,但仍然具有极大的潜力。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用着鲜花、盆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当务之急是普及花卉文化知识、培养花卉消费人口。而普及也好,促进消费也好,都有赖于门槛的降低。入门太难,会吓退广大民众。
如果北京的此举不是作秀,真的是为了促进花卉业的腾飞和发展的话,恕我再提两条建议。
一是仅仅降低门槛还不够,还要把市民迎进门。就连我这样的圈里人,都不知道这些花卉基地的大门朝哪儿开,估计许多市民更找不到北了。不少家具城、超市、甚至售房的,都会开通免费班车,如果这些基地也能这样做,估计会有不少人会乐意前往的。
二是仅仅迎进门还不够,还要让市民有所获。除了可以采撷鲜花,如果再举办些赏花、品花、画花、吟花等文化活动,如果能让人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体验种花、栽花、养花、育花的乐趣,想必会让市民们乐不思返。如果能开发出花卉的衍生系列产品,也会受到市民们的欢迎的。
想赚钱,没错。问题是怎么使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乐意掏这个钱包。而不是闭门谢客,自己望花兴叹,守着盛开的鲜花受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