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清明假改称“春假”的种种理由

(2008-04-01 20:41:33)
标签:

清明

环境

绿化

假期

杂谈

  首个清明假临近,竟有四成多的公众还不知道哪天是清明呢。仅此一点,就可证明对这个假期的到来,人们显然准备不足。

 

  中国青年报和腾讯网3月26日的调查显示,尚有44.47%的被调查者根本不知道今年的清明是几月几日,也鲜有人能说清楚清明节的来历。你看这个假放的,有些不明不白的。

 

  经济总是站在社会发展的最前沿。除了聪明的商家瞄准扫墓经济闻风而动之外,对于这个假期的主体——公众而言,有不少人不知道该怎么打发这个有些突兀的假日。

 

  不管是从清明节的原本的内涵还是借此放假的初衷来看,扫墓祭典都只能是这个假日的内容之一,而不是全部和主流。中国人这么多,都等着这天去扫,显然会有众多不便。更何况,不少人的祖坟在遥远的家乡。对于众多离乡背井的人来说,专程返乡扫墓并不现实。对于80后、90后以及00后们来说,与先人们的距离感也会使得他们很难愿意加入到祭典的行列中去。如果,把这个假单纯定位在祭典先人上,虽然有一定意义,但显然过窄了。现在开始提倡人们采取网上祭典的形式或参加社区祭典活动,这都不需要用一天的时间来完成。

 

  虽然,不少专家一再解读这个传统的纪念日里还有踏青之意。但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一提到清明能联想到的还是扫墓。架不住先入为主啊。所以,要想让大家改变固有的想法,在这个假日里干点儿别的,做点儿和扫墓看起来并不大协调的事情,需要给出一个站得住脚的合适理由。这首先需要在假日的名字上做点儿文章。

我以为,用春假来替代清明假较为适宜。既包涵了原有之意,还突出了绿色的主题:祖国绝大多数地方都正值春天,称为春假当然十分贴切;三天春假,将清明节纳入其中。既弘扬了传统文化的内核,也为现代生活留下了充足的空间;春假便于人们安排活动,团聚可以,踏青也行,外出旅游也名正言顺。

 

  将这个假期命名为春假还有更深远的意义。一年之际在于春。可以提醒和激励人们,抓住大好时机,或植树种草,或美化家园。今年的首都植树日就恰好和清明节是一天。如果在春假里突出绿化、环保的主题,抓住“春”来做点儿文章,想必会对提升全民的绿化和环保意识有很大好处。老舍的诗里写道:清明到了,处处桃红柳绿,且别忙着去烧纸,最要紧的还是种树……

 

  每出台一项政策或措施,除了考虑政策和措施本身是否完善、科学之外,还需要适当地加以包装,使之更易于为广大公众所接受。我倡导将清明这个假日定为春假,就是出于这个考虑。希望能得到各方面的响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