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不是个普通的日子。据报道,这一天,参加2008年全球“地球时间”活动的国外城市已达24个。这些城市联合行动同时关灯1小时以及不必要的电器设备,以提高人们对全球变暖的关注度。
“地球时间”活动由环保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发起。去年首次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3月31日晚,悉尼全城在黑暗中度过了1小时的“地球时间”,全市200多万市民及2000家公司同时熄灯,连平日灯火辉煌的悉尼歌剧院也不例外。组织者希望以这样令人难忘的场景,唤起对全球变暖的关注。
这一活动在全球引起了广泛兴趣。今年有24个城市决定加入这一行列。仅在澳大利亚就有5个以上的城市参与,而美国、加拿大和丹麦都分别有四个城市将参与其中。遗憾的是,没有见到中国有哪个城市参加活动的相关报道。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我国在许多方面都逐步与世界接轨。特别是国外流行的一些所谓的时髦很是有人热捧。情人节、圣诞节的热闹自不必说,抱抱团、曲别针换别墅之类的也层出不穷。前几天,由于警方的介入,所谓的“枕头大战”才未能在北京登陆,但这个将枕头撕开一个小开口互相击打直至枕芯全部散光的国外舶来品,据说广州、青岛、上海等地早就举办过了。这里不对某些人的跟风多加评说,只是想说对国、对民、对己都有好处的活动,我们不该落在别人后面。
面对席卷全球的“全球变暖”,似乎并没有引起国人的更多的关注。不少人都以为,那是老天爷的事儿,很难想到自己对此能有什么作为。一方面很少策划出一些切实可行又富有成效的活动,另一方面对国外的一些好作法也缺少应有的敏感。这就使得我们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和鼓动,经常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很难转化成广大公民的具体行动。这应该值得我们警惕和深思。
就拿这个“地球时间”来说吧,我认为创意就不错。既简便,又易行,声势大而且效果也很显著。我国人口多,如果能够关上1小时的灯,节约的能源将是一个很大的数目。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一活动,唤起社会对全球变暖的关注,强化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我上网查了一下,我国媒体对“地球时间”的报道太不充分了,以致没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远在国门之外还有这么项活动。这里面传媒有很大责任。新华社这篇电讯稿,不少媒体都没有刊发。我也只是在网上偶然读到的。所以,拜托媒体多报道些可以攻玉的它山之石,以供国人参考和借鉴。
今年的“地球时间”虽然错过了,但我们不能再错过今后参与其它环保活动的机会。即便我们不能让整个北京城的关灯1小时,但起码可以在自己家里、办公室里关上不必要的灯吧。节能减排还不仅仅局限在关灯上。只要我们有了节能减排意识,我们就可以做到用纸的背面打印文稿,就可以做到随手拧上水龙头,就可以做到少开一天车……如果大家都能这样做的话,事情就好办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