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学生给我发邮件,希望我推荐几本书给他。这年头,人们连做梦都在上网,竟然还有人惦记着看书,实在令人惊喜。但真要让我具体拉个书单来,还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呢。
不容否认,网络时代的诱惑实在太多了。以前,一台电视机前可以挤满了无数个脑袋,也有人一天到晚不离开屏幕。但现在,带着尿不湿上网的大有人在。如果有点儿时间不好打发,尽管上网就是了。肯定在不知不觉中,美好的时光已经再也不复返。相对于读书而言,电视也好,网络也好,显然具有更多的吸引力。而读书则需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静下心来排除杂念,甚至还需要有股子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才行。所以,“读书人”可不是那么好当的,更何况还有不少人根本就不想当呢。人家热衷的是做“网友”、“博客”......
这话也得两面说。得空你去趟中关村图书大厦、第三极或者西单、王府井的图书大楼,准会发现书多的如雨后春笋、杂如牛毛,可以说什么书都有。别说看了,你就转个圈儿也得大半天。猪肉的价格长了,书价也没原地踏步。哪本不得几十块钱?如果见什么买什么,不但没工夫看,银子也花不起。所以,必须选择!!
如果是花各家的钱,多买本儿少买本儿没多大关系,顶多是扔在一边罢了。但如果是自个儿掏腰包,那可要仔细掂量掂量。下面几条,仅供参考。
一是要买那些保存价值大的书。应景的书,没必要买。书中的内容起码要几年不过时。
二是要买那些经常要用的书。广义的说开卷有益,但有的书可以去借,可以在书店蹭,而那些经常需要用的书,则可以考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己买本回家。
三是要买那些原创的书。天下文章一大抄。人云亦云的书,买回来也没多大用。同类书比较一下,如果雷同太多,可以考虑放弃。
四是要买那些权威出版社的书。不敢说权威出版社出得书都是精品,但总体来说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同质化的书太多,如果需要一本,还是挑权威出版社的更保险点儿。权威并不等于规模大,而是看其在该领域里的影响力、公信力。
五是要买那些对口的书。如果你是为了考研,最好买你预备报考学校的教材,否则可能对考试无益。如果为了一般性地了解,可以考虑买通俗读物。但如果为了研究,恐怕还是需要考虑其理论性和学术性。
有人买书是为了装潢门面。其实买书还是为了看着方便。可买可不买的书,还是别买。如果真的想买,需要把前言后记看看,把目录看看。用不了几分钟,但你肯定收获不小,也好帮助你下个决心。不要盲目跟风,看到某某名人在那里签名,自己也排上几个小时求一本。其实,真的没太大的意义。我们看得是书,而不是龙飞凤舞的签名。
买书送礼,也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儿。没有十成把握,还是免了吧。如果真想送,就送他张购书卡。让他根据自己的需要,愿意买哪本买哪本。他保证乐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