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从明年起,所有高校都必须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或必选课。这在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生中间并没有引起什么太大的反响。在我看来,靠课堂讲授的方式来指导大学生掌握就业技巧会有点儿帮助,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什么都指望着必修课来讲不现实。现在许多东西都强调进课堂,这对大学生的教育而言或许有些好处。但大学的课时就那么多,什么都往课堂里挤,课堂也放不下啊。现在教务部门就已经抱怨教学计划越来越不好定了,加了新的必修课,势必要删掉旧的必修课。这着实要费一番心思。删课不仅仅涉及到培养目标,还会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如果只加不删,学生也受不了啊。靠讲课的方法传授知识,在强调互动的网络时代来看,是最简单、最省事的方式,但的确不是个最有效的方式。
实践性强的东西靠上课学不会。课堂讲授是教学的方法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对于那些实践性很强的内容来说,还不是最好的方法。拿就业技巧来说,指望着在课堂上学习就不大现实。就业是个系统工程,涉及的因素很多很多。靠讲课是不可能把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讲到的。就拿面试技巧来说,可以在课堂上模拟一百次,但谁知道用人单位到底出什么题、到底用哪种方式啊。只有跳进水里才能学会游泳。现在的问题是,有的学生过于油滑,又有的学生过于书呆子气。这样的学生社会都不怎么欢迎。
课堂讲授搞得不好会成为形式。据我了解,目前已经有些学校已经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对大学生就业的帮助并不大。课倒是开了,但流于形式。这是因为有的老师讲课方法单一,基本上还是老师一言堂;不注重实践,还是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和实际的结合,听起来天花乱坠,到实际中还是傻眼。课程考试可能得了优秀,但找不到工作还是找不到工作;学生不大重视。该跷课还是照样跷课。
就业指导要有新的思路。我以为就业技巧里最重要的技巧就是交往和沟通的技巧。而这一点恰恰是许多学生忽视或者没有掌握的;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和非语言表达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学生在找工作时就不可能不碰钉子。我想,作为学生来说,要从刚入学开始就要有意地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能力,有意地提高自己各种表达能力,关心社会,接触实际,利用各种机会历练自己;从学校角度来说,多举办些各种各样的相关讲座供大学生们选择性地参加;发动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一对一的咨询和指导,及时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意见和建议。这比讲那些大道理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