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网上评价教学,既不能捧又不能杀

(2007-08-20 08:13:31)
标签:

教育杂谈

教育

大学

教师

大学生

网络

评价

教学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种由老师的分数决定学生命运的时代对于大学来说,似乎已经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网络评价对一个任课教师而言,却起到了一票否决的作用。对于这种划时代的逆转,许多教师并不适应是正常的,但对于学生网络评价过于看重的趋势也并不正常。尤其是旁人,对此更应该冷静客观,而不能坐山观虎斗,更不好挑唆双方的争斗。因为,这肯定不是开展网上评价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
 
    之所以说到后面的这种情况,是因为北京一家媒体在报道这类新闻时,用的大黑标题是《大学老师课讲得差  网上挨骂》,对利用网络发泄对老师不满的行为没有做太多的引导,对于构建健康的师生关系不太有利,对网络评价中的一些无序言行,或许还有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首先,应该肯定网络评价教学的积极作用。作为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一个新的形式,网络评价的出现是一种进步,也是符合网络时代发展趋势的。反馈,在传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传播者只有经常不断的收集、了解和掌握受众的评价、反映、接受的程度等,才能有效地修正自己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方法,以便更好的改进传播行为,从而争取更好的传播效果。过去,有的老师授课过份自我,不管学生的反映如何,教学效果很难保障。现在,许多大学都要求学生对所学课程进行网络评价,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学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表达自己对任课教师的意见,有利于师生的相互了解和沟通。网络评价的私密性,也使得学生在评价时更加放松而不必有过多的顾虑。网络评价和网络选课等网络管理结合起来,也符合学生的行为特点,有方便快捷等优点。
 
    其次,不能过份夸大网络评价的作用和意义。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而学生网络评价是最简单、最省事的方式之一,但并不是最科学的方法。这既是由于网络评价的特点所决定的,也和学生评价的随意性、局限性、片面性有关。学生是多种多样的,对教学的期望也不尽相同,对老师的要求也不一样。许多学生打分完全是依个人好恶做依据的。老师管的严的,学生就给分低。老师给分高的,学生给分也高。喜欢的课程,给分就高点。反感的课程,给分就低。还有的学生对评价抱有恶作剧的态度,随意性很强。还有的把网络评价当成报复老师的一种途径。参加评价的学生人数多少,对最后的分数也有直接的影响。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评价结果都会有很大差异。不分青红皂白,单纯拿网络评价的分数说事儿,显然是不科学的。
 
    再次,发挥网络评价的积极作用,消除不必要的负面影响。简单的道理是,可以把网络评价作为了解和掌握教学情况的方式之一,而不能当成唯一的方式,更不能代替专家听课、同行观摩、抽查检查等。过份依赖学生的网络评价,可能会使教务部门和学校的管理部门放松对教学质量的监控。还可能出现教师得高分而讨好学生的偏差。有的老师用提分的方式来赢得学生的好感。不少老师害怕得罪学生,看到明显的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也不敢管。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插科打诨、讲点子奇闻轶事以吸引学生。如果这种局面继续发展下去,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但没有丝毫帮助,反而会有很大的损害。
 
    最后,网络评价需要加强引导不断完善。校方要对网络评价进行深入研究、不断细化评价方法。现在许多学校是所有的课程都是一个评价指标体系,文科、理科、工科都是一个标准,对不同的课程缺乏针对性的评价。评价的内容有的也过于抽象,难以把握。对学生应该进行网络评价的指导和引导,以端正他们对待网络评价的认真态度,掌握尽量科学地评价方法。对待网络评价的分数也应该进行必要的科学处理,比如是否也应该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对于网络评价的结果要认真进行分析,不宜简单的和职称晋升、评奖等挂钩;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网络评价,既要给予必要的重视,又不要过份在意。对于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要积极在教学中加以改进,但对于一些不健康的情绪和要求,也不能一味地纵容和满足;学生要正确行使自己的评价权利,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教学效果的调查和评价。全面、客观、科学的看待老师的教学,使网络评价真正起到反映学生意愿、促进教学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