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儿,吹牛不叫吹牛,叫广告;媒体登广告不叫广告,叫专版。这不,28日的晚报有个专版,半个版的内容是《高考冲刺100天
分数能提100分》。那么大的黑体字,哪个正在准备冲刺的考生和家长们看了不心动?
文中说,标题所说的那个口号,在他那儿(恕我不为其做广告)完全可能实现。其提分秘笈是三步冲刺法,上名师补习提30-40分,上名师串讲再提30-40分,最后的名师考前特训又提20分-30分。看着文中所描述的培训效果,着实令人振奋。
我问一个高考生相信不相信这个神话。答曰:信也不信。百天提百分看是谁了。如果现在能考个200分、300分多分的还有可能,如果是500、600分的水平可能就难了点儿。
尽管文中也提到,对于中等和中等偏上的学生效果最好。但文中举出的一些数据让你不能不信其培训的魔力。
你能说人家说的不是真的吗?似乎不能。但又总是觉得这事儿有点儿玄。读了一段英文阅读材料,感觉这就是所谓的a
half of true(一半的真实)。
这段英文阅读资料的大概内容是:警惕那些用事实进行欺骗的人。因为某些人会在告诉你一些事实的时候,省略或掩盖了重要的细节或必要的条件,从而使人产生某种错觉。
文中举了个例子:有人说他买彩票中了100元。你可能以为他是个赢家。但如果你知道他是花200元买彩票,中了100元,你还会这么看吗?
今天的中青报的冰点周刊,用一个整版登了人大附中王金战的报道。里面有些事实更是充满神奇色彩:他曾经让一个全班倒数第一的“差生”考上了北大。他自己的女儿连高中都没考上,却在他的辅导下考进了北大。引用了他的话说,只要是一个智力正常的中学生,都有考上名牌大学的潜能.......
我对人大附中还是有些了解的。其升学率高是毋庸置疑的,对王老师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而且据我所知,该校还有许多王老师这样的名师。但我还是担心这样的报道会误导了读者,会使他们忽略了另一半事实。
即便智力正常也不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学。即便是名师指点,也不是什么样的学生都能进名校的。即便培训方法再科学、培训教师再有经验,也不是谁都能提高100分的。
写了半天,不知道自己说清楚了没有。与其羡慕在那一半儿的真实里面的幸运儿,不如踏踏实实地利用好最后的百天抓紧复习;即便是有选择地报个辅导班,也别指望提高百分的幸运就一定能落到自己头上。人家说的那些话,我们不能说不信,但绝对不能全信。因为,那里面只有一半(甚至还到不了一半)的真实!而且是有条件、有限制的真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