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献花动作,没有必要练一百遍吧

(2006-11-05 16:48:33)
    今天,首都一家报纸用大号字做题,报道了一所小学的12个孩子为給非洲贵宾献花,而练了100遍的消息。为中国人的热情所感动之余,又觉得似乎没有这个必要。
 
    据报道,这12个孩子先是进行一周的艰苦练习。而后,最终中选的6名孩子按高矮组合被分成小组练习,仅彩排就达6次。孩子们都练习了很长的时间。尤其住校的孩子,更是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一起练习这些动作。
 
    那么究竟练些什么呢?报道说,“往前迈一步,敬队礼,把花献给贵宾,然后用英语说:WelcometoChina,然后向后走,面带微笑。”如果真是这样,似乎根本没有必要搞得孩子那么紧张吧。原来,这些孩子必须要把动作做齐,必须达到高度的默契。
 
    这我就有些搞不懂了。我没有机会到机场现场观摩,但我以为即使給贵宾献花,需要的是礼貌、热情,而不是整齐划一吧。如此这般训练,一般的孩子还不练神经了?原本饱含深情的举动,非要搞得像军人一般,是不是有些把劲儿用错了地方?
 
    像这般做无用功不仅仅浪费孩子们的时间和精力,而是塑造了一批批循规蹈矩的孩子。我接触外国孩子不多,但还是发现中国的孩子缺乏一些天真和稚气,更很少个性。原本有的一点点棱角早让家长和老师训导没有了。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得小手背后,要么就是笔直笔直地坐在课桌前,不能乱说乱动。可惜,这些训导并没有成为孩子们的习惯。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反抗心理越来越强,那些所谓的规矩越来越不看在眼里。而负面的影响是,孩子们的个性越来越被磨平了,很少有什么创新能力。
 
   一次,我在一个礼堂里看了几眼小学语文观摩课。老师写出了“两只黄鹂鸣翠柳”,让同学们试着对句新的下句。孩子们还算踊跃参与,但对出来的,都是一什么、一什么的,都是受了原来的句子“一行”的束缚。这样的教育,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没有太多的好处。
 
    当然,外事活动、尤其是如此重要的外事还是该有讲究的。我只是说,有些时候我们不必自己搞得太过了。尤其是和孩子们有关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