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人特别趋同、从众,最缺乏创造力。这个我不敢苟同。起码,我们的网络语言太丰富了、太有新意了。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琢磨出来的。
有些例子不大好举,就说我刚刚看到的这段吧:
哪家银行缩写最牛?
中国建设银行(CBC):"存不存?"
中国银行(BC):"
不存!"
中国农业银行(ABC):"啊?不存?"
中国工商银行(ICBC):"爱存不存!
"
民生银行(CMSB):"存么,傻B!
"
招行(CMBC):"存么,白痴
!"
国家开发银行(CDB):"存点吧!"
兴业银行(CIB):"存一百!"
北京市商业银行(BCCB):"白存,存不?"
汇丰银行(HSBC):"还是不存!"
别的恶搞,大家司空见惯、见奇不怪了。有位同学,我就不提名字了,在QQ群里发了这样一首诗,我感觉“搞"得也够水平了:
女友几时有
把酒问群友
不知群中小妹
可有男朋友
我欲离群而去
又恐群外孤寂
泡妞更加难
枕边空
梦犹在
夜难眠
不应有醉
何时才能把梦圆
女有黑白美丑
男有高矮肥瘦
此事古难全
但愿群长久
光棍不再有
其实,我们中国人挺聪明的。古代有那么多发明。只可惜,我们的发明和创造似乎没有转化成生产力,甚至除了笑笑之外,几乎没什么价值。当然,我不是否定上面举的例子,我只是感叹,我们有那么多难关都攻不下来,为什么不动点脑子呢?比如,在外吃饭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餐桌中间那个旋转的部分,一会儿就到一边去了,需要就餐者齐心协力拉回来才行。别的研究不出来、创造不出来,这类的关攻攻如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