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三四节,全校A选课《实用新闻学》开场。北京语言大学的宣传部长匆匆赶来,办公室里几位同事也坐在了教室里。但二教509还是显得有些空。现在学生选择的余地大了,一门这样的课能有60多人选就不错了。可我还是有些不满意,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是感到新闻学的知识的确需要普及。
有人称现在这个社会为媒介社会,有一定的道理。作为一个现代人,时时处处的被媒介包裹着。而对人们影响最大的,当属新闻。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新闻的左右,除了从新闻中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还会出现被新闻搞的不知东西的地步,或者迷失方向、或者无所适从。这些或许都和我们缺少新闻的基本常识有关。
当今社会,靠什么打拼?自然是知名度和美誉度。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必须仰仗大众或者小众传播媒介。在这些媒介上的宣传也好、广告也好,都没有新闻的传播形式效果好。所以,学习和了解掌握一点新闻学的知识,应该说是一件受益终身之事。
新闻是观念是永远追求新的东西。这难道不是我们如今提倡的创新?新闻的思维、新闻的意识,不仅仅是新闻记者才需要,而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所以,在一些国家提倡媒介教育的普及当是远见之举。
我们学校那么多社团。校级、院级的记者团林林总总,还有广播台、网站的编辑记者们。在实践中摸索是成功之路中的一条,但如果有老师的指点,不是会少走许多弯路?上学期,在政法大学搞了个北京大学生记者擂台赛。我校派出了代表队参加。我作为评委会主任到了现场才知道这一情况。没有了舞弊之嫌,但我还是很遗憾,这些学生从来没有和我来切磋过任何问题。他们的失利,并不能完全归于没有来找我辅导,但其基础知识的缺乏、基本功的薄弱是显而易见的。
每每想起来,心里总有些不甘。认识到了新闻学重要性的人,我敢肯定,他一定是个聪明智慧的人。学了新闻学的人,我也敢肯定,他一定得到了他应该得到的回报。
在这里写这些,不是为自己打广告,只是不愿意把这些话闷在心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