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白居易在忠州的那些事儿——郑京鹏答采访者问

(2022-04-10 20:23:00)
标签:

转载

                                         被采访者:郑京鹏  采访者:王溢姝
       
       王溢姝:白居易到忠州时的心情变化怎样?
       郑京鹏:白居易到忠州(即今天的重庆市忠县)的具体时间,是在唐·元和十四年(即公元819年)春。之前,他在江州(即今天的江西九江市)做司马。司马是一个闲官,没有实权。来,白居易在朝廷里已经有所作为,为什么又到江州做了一个闲官呢?那是因为他直言上疏,得罪了权贵,受到了诬陷,被贬到江州的。这次从江州司马迁任忠州刺史,是得到了提升,而且刺史这个官职,用今天的话来说,是个一把手,是掌有实权的,为了实现“达则兼济天下”的政治抱负,尽管白居易因为被贬心中不快,但他还是愿意到忠州,要忠州干一番事业。但到忠州后,实际情况跟他想象的根本不一样。忠州虽然是一个州,下辖了几个县,但离京地势偏远,条件很差,州府所在地的规模很小。这个情况,从他当时的《初到忠州,赠李六》一诗的诗句里就可以知,比如:“市井萧条只抵村”、“百层石蹬上州门”、“更无平地堪行处”。面对这样一些情形,白居易当时的心情十分沉重。      
       王溢姝:白居易是如何调节自己心情的?
       郑京鹏:面对此情此景,白居易没有消沉下去,为了实现他“达则兼济天下”政治抱负,在经过了短暂的懊恼之后,便很快地振作了起来。他负重前行,迎难而上,克服了自然的和人为的种种不利因素,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本来,按照唐朝的官制,白居易任期是三年,但因为政绩突出,在唐·元和十五年(即公元820年)夏,也就是说,只有一年零一个季度的时间,白居易就提前被奉召调回了朝廷,拜尚书司门员外郎。
       王溢姝:白居易为什么能够提前回到京城?
       郑京鹏:具体说来,白居易之所以能够提前回到京城,是因为在短短的一年零一个季度的时间里,他勤政为民,为忠州人民办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比如修建忠州白桥、白公路,传授香山蜜饼技艺,为贫困州民捐衣捐银子过冬,到东坡栽树种花,深入十三坎、巴营山一带调研税收等等。
尤其是东坡种花那件事,人们更是耳熟能详。在春意盎然的季节,白居易亲自率领州府的官员和民众,去到州城的东坡栽树种花,并写下了诗歌《东坡种花二首》。在诗歌里,他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栽树种花的整个劳动场景,劳动的愉悦心情,还以物寓理,总结、提炼出了“劝农均赋租”“省事宽刑书”的主张。这个主张,不仅白居易身体力行,大力实施,而且传播十分广泛,影响非常深远,被同代和后代不少的政治家、理论家和文学家所推崇,给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
大家知道,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唐代,他是继李白、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世界级的在诗歌领域的文化名人。作为诗人白居易,在忠州的文学活动是非常丰富的,在短短一年零一个季度的时间里,他就做了数以百计的诗文。这些诗文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有感而发,真正做到了他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这些诗文,在文学史上都是很有影响的。除了前面提及的《东坡种花二首》,还有《木莲树图诗并序》、《东涧种柳》、《种桃杏》等等,都富有诗情画意,现场感极强,朴实好懂,老百姓都很喜欢,至今读来都琅琅上口,动人心魄。
       王溢姝:请您谈谈忠州人对白居易的情感及带来的影响。
       郑京鹏:白居易离开忠州的时候,忠州众多的官员、民众,都前往送行,依依不舍,挥泪话别,其场面感人至深,可谓盛况空前!
作为一位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白居易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人们怀念他,通过不同的方式纪念他。比如,在州城的西山修建了白公祠,供后人瞻仰、凭悼各个时期,人们还召开各种研讨会、纪念会探讨如何继承他的业绩。我本人也创作了一部长篇历史人物小说《大唐贤刺史》,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白居易在忠州的辉煌政绩和文学成就。
       2022年3月28日于重庆主城北滨路鎏嘉码头音乐房子茶餐厅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