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分类: 社会杂谈 |
王石,最近听朋友们、网上说的多了,本不想说,感觉不吐不快,不然憋的慌。
王石是个聪明人,无论是登山的形象塑造,还是“拐点论”的讨巧卖乖,他都做的很好,但在汶川地震举国哀悼的时刻,王石捐款不多,且抛出“内部捐款10元上限论”。一座座倒塌的房屋下,一个个掩埋的同胞,在彰显他们生命之尊严、闪耀人性之光辉的同时,也在激荡我们热满之心血。作为一个房地产企业家,在这样的时刻,不合时宜地去阐述“中国灾害频发”,强调“董事会议事规则”,建议“捐款以10元为限”,虽然这些其实都很科学、客观、理智,但听上去总是让人觉得刺耳、荒谬、苍白甚至冷血。
许多人将王石的解释,看作一个失误! 然我更倾向于将其看成是一种忽略社会责任感的自然流露。社会责任感是自然流露的,而非策划与炒作而来的。王石通过诸如登山这样的活动所产生的眼球吸引效应,不断提高着万科的影响力。而王石多次强调企业社会责任感,万科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但在最关键的时刻,王石却亲手击碎了他苦心经营的万科神话。
王石说:“我写那篇文章时,并不清楚这次受灾如此严重,几天来一直在反省……”15日?? 汶川地震震撼人心的惨状,已经通过网络和媒体传遍了全世界,让许多人为之流泪,甚至乞丐都被大灾难深深震撼,加入到了捐款的队伍当中去。不知受灾如此严重,与事实不符。显然,这种道歉所流露出来的诚信缺失,可能比此前因解释带来的“10元”风波更糟糕。本来,捐款纯属自愿,严格而言,捐多捐少无可厚非。但是,王石过于重视自己的荣誉,在捍卫自己的荣誉过程中,又暴露出诚信的缺失。
一位网友在跟帖时这样写到,“万科要求员工捐款以10元为上限,上幼儿园的女儿却告诉我,老师要求每位孩子最少要捐20元。真牛,我女儿捐款竟然是万科员工的一倍”。不难看出,幽默感十足的话语背后隐藏的是对万科地产、对王石的深深失望。虽然,爱心的奉献不应该以捐款钱数的多少来衡量,但作为一家有实力的企业,作为一位有能力的企业家,难道不应该多出一分力,多担一分责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