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子杂志:互联网投资的又一泡沫

(2007-09-29 10:09:19)
标签:

it/科技

分类: 互联网
   从2005年到2007年,电子杂志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成为风险投资商的宠儿。目前已有上百家电子杂志企业,以zbox、xplus、zcom为代表的各家互动杂志平台开始跑马圈地。
 
  徐静蕾开设自己的电子杂志《开啦》,杨澜紧随其后推出电子杂志《澜》。网络巨头新浪网于7月中旬宣布新浪电子杂志频道(beta版)正式上线。
 
  杂志被定义了自身,具有了期限的自然属性,等于就宣布了随时间的自然淘汰性。徐静蕾的《开啦》是商人的眼光,投机的行为,《开啦》内涵乏力。靠大嘴和青春的炒作,来提高杂志的下载量,任何有媒体职业精神的人都相信,这不是正确的道路。你就为吸引眼球,从而带来广告的营收,我只能说,也许你会得到,但终究是落入了小道,不具备了层次高度上优势。就算王朔期期都出场,都出彩儿,也未必能吸引人的眼球。靠王朔卖瓜,这不仅不行,也是做媒体的一大忌讳。
 
  电子杂志与目前的新闻类网站相比,在产品形式和为消费者提供价值两个方面没有明显突破,缺少核心资源和核心竞争力。电子杂志能一时在业界兴盛起来与传统出版物受多方面限制有很大关系,出版数字出版物不涉及刊号问题,又能进行海量的迅速发送,运营成本远低于传统媒体。但短时间的兴盛并不代表是一种可以成功的商业模式。究竟是靠广告还是靠发行赚钱,电子杂志的赢利前景比较模糊。
 
  电子杂志的收入来源无非一个是广告收入,一个是收费发行。而这几乎是所有杂志发行平台苦恼的基本原因。不顾盈利模式不清晰的杂志发行平台而盲目依赖投资者”高速扩张,如大厦建在沙滩上。
 
  显然,电子杂志的成本远远比传统杂志的成本低,大约是传统杂志成本的1/3,但是省下的也不过是纸张、印刷费、运费的成本,其他方面的成本未必就比传统杂志成本低。如果一个月出一两本,每期至少要有10个广告,这还要看广告价位如何。
 
  电子杂志结果是虎头蛇尾,就是因为既没有清晰的市场定位、赢利模式还是一个尘埃未定和无法抗拒网络信息海洋的吞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