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从明朝感悟人生的意义
(2009-05-28 23:01:25)
标签:
杂谈 |
分类: 神的孩子都在跳舞——公主志 |
明朝那些事儿,
终于是写完了,
三百年的历史,
就这样执着地跟了三年,
自己也有点想不明白。
也许只是单纯因为石悦的幽默,
让历史变得不那么沉重,
不是我一竿子打死,
是的,
历史总是沉重的,
因为历史都是过去的事情,
过去就代表了结束,
但历史是真实的,
每一个生命乃至王朝的结束,
是不仅仅以“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就可以忽悠广大人民群众的。
过上了幸福生活,然后呢?
然后多半是烦琐的,恼人的,残酷的,
再不济,也是平淡的。
而王朝的结束却百分百是个悲剧,
从明朝的衰败史中,
我看到的不仅是那些宁死不屈的名将,
不仅是那些力挽狂澜的志士,
更多的是那些为成就这些英烈而变成一堆尸骨的人民,
明末的内忧外患至少死了几百万的人,
其中有将士有民兵有受苦受难的百姓,
当然也有崇祯。
这些人即使生着算不上伟大,
死了也称不上多光荣,
但是我在石悦写的最后看到了真正总结人生意义的一句话,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以前我也听过无数个人跟我说过类似的话,
这句话的另一个文化水准和名人效应更高的说法是: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吧!
可惜一直以来,我都只重视这句话的后半句,
“让别人说吧”!
我是个一直无所谓别人会怎么看我的人,
所以逆向思维被诠释成了偏差,
因为无所谓别人说,
所以即使再怎么走自己的路也没多大意义。
论证的结果就是:人生很没意义。
我现在开始承认我是个思维比较奇怪的人,
明明可以正着理解的话,
偏偏被我逆着曲解了,
话的关键是“走自己的路”,
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如果崇祯皇帝是像我之前那么想的,
估计早在党争的时候就结束自己了。
他不会再那么辛苦地抗争了十几年,
最后还要背负亡国的罪名。
正是因为他的执着,
他的坚持和责任心,
才让他在末世坚守在了自己的岗位上。
这个皇帝当得是很痛苦的,
就犹如两个刚开始恋爱的人,
还没有享受过爱情的蜜月期,
就直接进入到爱情的磨合期,
结果因为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合,
简称“命舛”,
磨合着磨合着就磨合没了。
当然也有成功的案例,
但是在历史里这样的案例太少了,
也不排除有史官因某种缘由进行了二次加工的可能。
明朝算是结束了,
早就结束了不是吗?
但那旷古的浩然正气,
不正如雄风般刚刚吹过心头吗?
我没有想到在《明朝》这本书的最后,
我收获的却是人生的真谛,
前一天我还不明白,
今天我就明白了十几年来都想不明白的事情。
一个挚友说得对,
一个人存在的意义,
不在于你是不是可替代的,
而是你做了什么,
你改变了什么。
借用石悦最后说的一段话:
所有的错误,我们都知道,然而终究改不掉。
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弱点。
……
人生并非如某些人所说,很短暂,事实上,有时候,它很漫长,特别是对苦难中的人,漫长得想死。
但我坚持,无论有多绝望,无论有多悲哀,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对自己说,这个世界很好,很强大。
这句话,不是在满怀希望光明时说的,很绝望、很无助,很痛苦,很迷茫的时候,说这句话。
要坚信,你是一个勇敢的人。
因为你还活着,活着,就要继续前进。
但我坚持,无论有多绝望,无论有多悲哀,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对自己说,这个世界很好,很强大。
这句话,不是在满怀希望光明时说的,很绝望、很无助,很痛苦,很迷茫的时候,说这句话。
要坚信,你是一个勇敢的人。
因为你还活着,活着,就要继续前进。
读了三年的明史,
收获的却是这样一个真谛,
让我有点哑然,
却心存感激。
向那些曾经包容我的偏激的人,
向那些曾经容忍我的任性的人,
向那些曾经不计较我的固执的人,
说一声谢谢你们曾经那样坚守在懦弱的我的身边。
因为你们让我按照自己的方式生存着,
即使我不能给别人带来什么,
但至少对于我来说是幸福的,
我会勇敢地活着,
并继续前进……
前一篇:164——蓝紫楹花又开了
后一篇:76——渡侠传——前序